[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玻璃材料的气泡、杂质测量的检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1295.6 | 申请日: | 2008-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志;景洪伟;吴时彬;曹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忠;卢纪 |
| 地址: | 6102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玻璃 材料 气泡 杂质 测量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光探测检测仪,特别涉及一种对玻璃材料的气泡、杂质测量的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轻型镜拼接时可能会产生焊接气泡和杂质,这些气泡和杂质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轻型镜拼接时需要严格对其加以控制。本发明克服了现在检测气泡、杂质用平行光照射玻璃用人眼观察,且只能定性判断的缺点;避免了现有检测方法要对焊接处进行加工才能检测的缺点。本发明采用两种折射液来配比出与被测玻璃折射率一致的折射液,并将被测玻璃器件浸入折射液中,消除了被测玻璃器件焊接处表面缺陷对测量的影响;由照明系统产生的单色光束经玻璃折射液后照射到被测玻璃上,被测玻璃中的气泡或杂质在单色光束的照射下将产生散射,散射光经成像系统后会聚到CCD靶面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计算得出气泡的尺寸大小及相对于CCD靶面的位置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对光学材料中的气泡、杂质检测只能定性检测,不能定量检测,以及检测速度比较慢,不适应高精度检测,也不适宜批量生产等缺点,提供一种适宜于工业生产的用于气泡、杂质检测的检测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对玻璃材料气泡、杂质检测的检测仪,由基座、工件测试液槽、三维工作台、照明系统、成像系统、CCD、计算机系统七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工件测试液槽中间开有一条玻璃窗口,并将工件测试液槽放置在基座上,在基座中心位置放置三维移动台,三维移动台上放置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CCD,其中照明系统包含有光源系统和45°半透半反分光镜;测量时,被测玻璃器件放置在工件测试液槽中,然后将工件测试液槽内注入适量折射液,由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光源系统再经45°半透半反分光镜和玻璃折射液后照射到被测玻璃器件上,被测玻璃器件中的气泡或杂质在光束的照射下将产生散射,散射光经成像系统后会聚到CCD的靶面上,此时CCD采集图像,计算机系统对CCD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可得到气泡、杂质的大小和位置。
所述的成像系统由负焦物镜组和摄远物镜组构成;焦深为±10mm,能够将检测到的杂质或气泡缩小2倍成像在CCD的靶面上;
所述的成像系统能够随三维工作台上下移动实现对焦,也能随三维工作台左右、前后移动实现对被测玻璃器件不同位置的检测。
所述的工件测试液槽上的窗口玻璃的上下两面均镀有增透膜。
所述的工件测试液槽内的折射液是用两种折射液来配比,以实现工件测试液槽内的折射液的折射率与被测玻璃一致,折射液配比如下:
V1-所需折射液低折射率的体积
V2-所需折射液高折射率的体积
n1-低折射液的折射率
n2-高折射液的折射率
n0-所配折射液的折射率工程
所述的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和光源光学系统;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光源光学系统后形成单色光。
本发明的原理是:被测件放置在工件测试液槽中,容器中间开一条玻璃窗口,容器内注入适量折射液,容器放置在基座上,在基座中心位置放置三维移动台,三维移动台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三维移动台上放置光学系统(包含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及CCD;由光源系统产生的单色光束经45°半透半反分光镜和玻璃折射液后照射到被测玻璃器件上,被测玻璃器件中的气泡或杂质在单色光束的照射下将产生散射,散射光经成像系统后会聚到CCD靶面上,此时CCD采集图像,计算机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可得到气泡、杂质的大小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模扼流线圈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变压器用双电压线圈及其绕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