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9334.3 | 申请日: | 200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宪造;近藤康夫;田中规生;铃木秀章;大成正寿;西尾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C07D4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腈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3月26日,申请号为200480008113.0,发明名称为“丙烯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97/40009号小册子所记载的农业园艺用的有害生物防除剂的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工业制造方法,还涉及一种3-氧代丙腈化合物的工业制造方法,其是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用作以医药农药等生理活性物质为代表的各种精细化学药品的中间体。
背景技术
作为3-酰氧基丙烯腈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
虽然有使3-氧代丙腈化合物与酰氯化物反应而得到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例子,但是生成物为E、Z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没有记载以高收率只得到一种异构体(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
还公开了:可以使3-氧代丙腈化合物与酰氯化物反应来制造一种异构体,但是其实施例仅为氯甲酸衍生物,没有使用羧酸酰氯的实施例(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
使乙腈化合物与芳香族酯化合物反应的3-氧代丙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与使乙腈化合物与芳香族酸酰氯化物反应的3-氧代丙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相比较,前者在工业上更有利。
即,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经过所谓的将芳香族酯化合物水解然后变换为芳香族酸酰氯化物的2个阶段,以及与使用芳香族酸酰氯化物的反应相比可以将所使用的碱的量减少一当量。
目前,作为使乙腈化合物与芳香族酯化合物反应的3-氧代丙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
在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THF溶剂中使用氢氧化钠或二异丙基酰胺锂的制造方法,但是所使用的碱价格昂贵并且在工业制造中存在操作上的危险性。
在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在乙醇溶剂中使用乙醇钠的制造方法,但是由于副产物多,所以收率低。
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甲苯溶剂中使用固体乙醇钠的例子,但是其收率低。此外,在非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和专利文献7中记载了在甲苯溶剂中使用甲醇钠的甲醇溶液或者固体甲醇钠,在反应后或者在反应过程中间歇地或者连续地将副生的甲醇蒸馏除去,但是收率不高,为38~76%。在该方法中通过除去副生的甲醇来提高收率,但是,由于溶剂也被一起蒸馏除去,因而在工业上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在补加溶剂的同时进行蒸馏除去等,操作变得繁琐,且需要大量的溶剂。
另外,专利文献8记载了使用镁的醇盐的方法,但是镁的醇盐价格昂贵,不是通用的试剂,不能用于工业中。
此外,作为将E-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或其与Z-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混合物异构化来得到Z-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方法,记载有利用光进行异构化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但是并不知道,利用E型与Z型的溶解度的差的通过有机碱进行异构化来得到纯的Z-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的方法。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97/4000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98/3593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99/4499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01/0908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5:特开昭59-110691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01/2900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7: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01/07410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8: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01/68589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J.Org.Chem.,65,4515(2000)
非专利文献2:Tetrahedron Lett.,38,8121(1997)
非专利文献3:J.Chem.Soc.Perkin trans.I,1297(1989)
非专利文献4:J.Am.Chem.Soc.,110,4008(110)
非专利文献5:Chem.Pharm.Bull.,30,1033(198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工业上有利的3-酰氧基丙烯腈化合物和3-氧代丙腈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