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塑料颗粒材料填充和卸空运输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9072.0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C·科德斯;R·霍尔;U·弗兰茨;R·齐默曼;N·施尼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65/34;B65G53/28;B65D90/04;B65D88/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韦欣华;林森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塑料颗粒 材料 填充 运输 容器 方法 | ||
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07年7月10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为10 2007032017的权益并要求2007年5月16日的优先权。德国专利申请 号102007032017及其引用的参考文献在所有有益的用途中一并引入作 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是采用塑料颗粒材料填充和任选地卸空 运输容器的方法,及其卸空和填充系统,以及用于运输容器以填充或任 选地卸空的内衬(inliner),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要将高纯度的聚碳酸酯颗粒材料倒入大袋 (big-bags)中以避免外界物质的污染,或将颗粒材料从其中倒出装入其它 容器中。因而例如在DE-A 3539619中记载了带有内衬的袋型轴环容器 (bag-type collapsible container),且也带有填充和卸空软管,其可以保护 运输的材料在倾倒、运输和卸空操作中不被杂质污染。这样的大袋的缺 点是大约800到1000公斤相对较小的容量和不利的堆垛体积和/或由此 造成的在20英尺海运集装箱中大约4吨装载颗粒材料的损失,因为以 堆码大袋的方式在20英尺的集装箱仅能容纳大约16吨,而在松散装载 的情况下则是20吨。
过去一直不乏为寻找适当的解决运输容器中容量损失这一 问题的方法而做出的努力。因而例如在WO-A 2000/41950中,记载了一 种用来散装运输相对大量聚碳酸酯颗粒材料的筒仓车辆(silo vehicle),其 使得颗粒材料得以搬运同时避免了外界物质的污染。这些筒仓车辆在海 外运输和超远距离运输线路中经济上不可行。另外,这种运输有一个缺 点就是筒仓容器每次仅能用于同一种货物,否则如果要改换运输的货 物,复杂而昂贵的容器清洗则是必须的。这使得运输方式的调配和部署 极其复杂,特别是海外运输更是如此。
因此已经建议使用低廉的衬里,在专家界称之为所谓的“内 衬”,在运输容器内部作为可替换的保护套,其可以具有任何所需的形 状且借助它可以克服前面所述的缺陷。优选在运输散装货物的容器中使 用内衬已经记载在US 3,696,952中。描述了将散装货物填充到内衬中和 排出置换空气(displaced air)的技术,以及通过嵌在卸空开口处的斜道卸 空倾斜容器的技术。填充过程涉及使用嵌在内衬开口处的管道,且在填 充过程之后从中移出;留下的开口用厚纸密封以便运输。用这种方式密 封的开口不能确保满足目前阻止污染物的密封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卸空运输容器内衬的同时避免对内衬膜产生损害的方法记 载在EP-A 627368中。其中,将输送气体在高压下吹入水平放置的容器 的衬里中,在出口处,散装货物与输送气体一同通过一个管道接头利用 减小的压力从内衬排出。由于容器不必非要倾斜,如在重力下排出的情 况,所以在卸空的过程中内衬不会滑动,由此也不会损坏。然而即使管 道线接头仅有微小的密封不严,使用减压就会产生从周围吸入空气的危 险,由此也会产生不希望有的外界颗粒污染高纯度颗粒材料的危险。因 此,在采用减压的方法中对使用的管道线的密封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一种卸空运输工具的方法,例如为避免将要倒出的可流动产 品被周围杂质污染而置于密封容器内的铁路货车,记载在US 5,639,188 和US 5,868,528中。所使用的密封设备在这一点上要足够大以便能够容 下整个运输装置(铁路货车、运输容器)。通过借助循环系统吹入精细过 滤、净化的空气,当打开运输设备颗粒材料与周围环境接触时不会产生 外界杂质或颗粒的污染。材料的运输同样是在减压和净化空气下进行 的。此种方法所需的密封设备如此巨大且提供过滤的空气如此昂贵,以 致在很多倾倒和倒出颗粒材料的设备上花费太高。因此需要技术上更简 单但又可靠的解决方案。
因此也需要一种经济上有利且可靠的方法以倒出高纯度的 塑料颗粒材料,尤其是用于例如制造CD、DVD和其它光学数据载体的 聚碳酸酯颗粒材料,同时避免在这些倒出过程中被杂质污染,这种污染 可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由于此种污染可能在整个后勤链(logistics chain) 产生,所以进一步需要提供既适合填充过程又适合卸空过程的方法,且 也适合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在这一点上,应特别避免在所有的倒出过程 以及运输过程中接触外界污染杂质。由于这种技术方案也要求消费者采 取恰当的措施,所以实施起来应该简单可靠,且应当价廉。另外也必须 考虑最佳的空间使用性以及海运集装箱的必要供应和安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