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轮胎及植生带覆盖层防护边坡变形的自适应护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8904.7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水;周成;陈晓红;邢耀文;张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轮胎 植生带 覆盖层 防护 变形 自适应 护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工程中应用废旧轮胎联合植生带覆盖层防护边坡变形的自适应护坡装置,特别适用于防治膨胀土边坡湿胀干缩或季节性冻土边坡冻胀融沉引起的变形破坏,并有效进行废旧轮胎资源化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边坡一般采用抗滑桩、锚杆、挡土墙等刚性支护手段来进行防护,但一般费用较高且会造成环境损伤。对于膨胀土和季节性冻土边坡,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会造成边坡循环往复的胀缩、融沉、滑移变形,采用刚性支护手段已经不能有效防护边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边坡工程防护,特别是膨胀土边坡和季节性冻土边坡防护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旧轮胎联合植生带覆盖层防护边坡变形的自适应护坡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防治边坡湿胀干缩或冻胀融沉的变形破坏,还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黑色污染问题,即进行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处理,并利用植生带覆盖层绿化边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轮胎及植生带覆盖层防护边坡变形的自适应护坡装置,其结构是,
从坡脚起向上沿坡面依次逐排横向设置有若干条带状的植生带覆盖层;
同时,自坡脚向上依次放置废旧汽车轮胎,该废旧汽车轮胎的摆放方式是:从坡脚起第1排为上、下2层或多层叠放,该排废旧汽车轮胎内可以栽植草本植物,第2排只放置1层并压住所述的植生带覆盖层后与第1排的最上一层轮胎等高;第3排以上的各奇数排和偶数排分别与第1排、第2排的设置方式相同,朝着坡顶方向分别按2层或多层,和1层交替摆放汽车轮胎;
所述每个汽车轮胎均通过若干个埋固在边坡上的土钉固定;
所述的土钉由内含钢丝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拧成的锚索和水泥净浆构成。
即,以上方案中所述的奇数排设置在没有条状植生带覆盖层的位置,该排废旧汽车轮胎内还可以栽植草本植物;而所述的条状植生带覆盖层则设置在各偶数排轮胎的下面。
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有:
1、所述的每个汽车轮胎的“若干个土钉”是指至少有4根土钉;
2、所述的土钉结构是:在边坡上打设细而密的孔,将内含钢丝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拧成的锚索置入孔中并灌入水泥净浆制成土钉;
3、所述的“废旧汽车轮胎与作为土钉材料的废旧自行车轮胎紧紧连接成整体”的方式是:分别在两个相邻的废旧汽车轮胎内并紧邻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拉紧交叉后,用铅丝或尼龙绳扎紧贴在相邻的废旧汽车轮胎上
4、所述植生带覆盖层的结构是:枝梢朝上的1至2cm粗的柳枝或其它剪枝捆扎成达一层废旧汽车轮胎厚度的覆盖层,并在剪枝部位覆土以便扦插成植生带。
换言之,本发明自适应护坡装置的构成是:在边坡上打设细而密的孔,将内含钢丝的废旧自行车轮胎拧成的锚索置入孔中并灌入水泥净浆制成土钉;自坡脚向上沿坡面依次铺设枝梢朝上的1至2cm粗的柳枝或其它剪枝捆扎成的覆盖层达一层废旧汽车轮胎厚度,并在剪枝部位覆土以便扦插成植生带;自坡脚向上依次放置废旧汽车轮胎,保证每个轮胎内有4根土钉,以便相邻的废旧汽车轮胎与作为土钉材料的废旧自行车轮胎紧紧连接成整体,废旧汽车轮胎的摆放从坡脚起第1排为2层或多层,以便免开挖并挡住柳枝剪切部位的覆土,第2排则为1层,压住植生带覆盖层,然后朝着坡顶方向按2层或多层和1层交替摆放汽车轮胎。这样,利用废旧自行车轮胎制成的土钉群抵抗边坡的顶胀力和下滑力,同时把废旧汽车轮胎联合扦插柳枝形成的植生带覆盖层锚固成一个边坡防护的整体面层,利用废旧轮胎和植生带的弹性自适应地抵抗边坡的湿胀干缩或冻胀融沉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于施工、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可以在防治边坡湿胀干缩或冻胀融沉变形破坏的同时,进行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处理,绿化边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简化力学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坡面布置图。
图中,1废旧自行车轮胎及其制成的土钉、2废旧汽车轮胎、3废旧汽车轮胎与废旧自行车轮胎的紧紧连接虚拟成的刚性顶板面层、4废旧汽车轮胎虚拟成的弹簧、5植生带覆盖层、6植生带覆盖层虚拟成的柔性底板、7边坡、8扦插保护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箱梁液压自动收放内模
- 下一篇:可拆式电子装置及其磁性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