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8647.7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松馆法治;大河原健;中村则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尤其涉及触摸面板的坐标检 测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触摸面板的主要方式,具有检测光的变化的方式和检 测电特性的变化的方式。其中,检测光的变化的方式存在着检测精度 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作为检测电特性的变化的方式,以往具有电阻膜方式和电 容方式。
图13示出现有的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在玻璃基板GSUB的内 表面上具有覆盖检测区域整个面的透明电极TLINE,当用手指从玻璃 基板GSUB的外侧触摸所期望的位置时,通过检测其手指与透明电极 之间的电容来识别手指所处位置的坐标。
图14示出现有的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具有如下结构:在玻 璃基板GSUB上成膜覆盖检测区域整个面的透明电极TLINE,另一侧 在具有光透射性的树脂RESIN上仍然成膜透明电极TLINE,并使之 与玻璃基板GSUB上的透明电极相对重合而粘在一起。结构为:在面 内设置透明的间隔物SPACER,保持一定间隔(数μm~数十μm), 以使各透明电极TLINE不会短路。
在该图14的电阻膜方式之前,存在如日本特开2002-342014号 公报记载的那样,将透明电极加工成条纹(stripe)状,并使该条纹状 电极交叉,呈矩阵状配置交点的方式。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的方法使用条纹状透明电极,因此当要提高检测精 度时,需要使条纹状透明电极的线宽度变细。但是,线宽度较窄的透 明电极的电阻值较高,无法保持所期望的检测精度。此外,在形成得 较厚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基于蚀刻的锥度,因此无法减小间隙。
因此,出现上述电阻膜方式。该方式由于透明电极为高电阻,因 此利用在其透明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电位差,在一维上检测出输入点即 上下透明电极的接触位置,对其进行X轴和Y轴的两次的施加电压~ 检测电位差,从而计算出二维坐标。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A:该驱动原理由于透明电极为金属氧化物,是采用高电阻特性 的,所以在低电阻的膜的情况下,在电压下降较小,无法进行检测。
B:由于透明电极为高电阻,所以难以大型化,实用性的尺寸极 限一般被认为是17英寸(200×300mm左右)。
C:检测两处以上的输入点需要使检测频率为两倍以上,其检测 精度下降。
D:透明电极的图形化和成膜会提高成本。
E:由于透明电极的光学透射率问题,透射率为75~80%左右。
F:触摸面板通常被集中使用一部分的区域,特别是在用触笔、 手指等进行输入的情况下,它们的外力被集中施加在输入坐标上。由 于该外力,以输入坐标为中心,透明电极弯曲,因此输入坐标附近的 透明电极容易损坏。
G:通常,透明电极是金属氧化物,因此,伴随电极自身的电阻 上升的恶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寿命可靠性上存在问题。
H:由于需要模拟检测电压下降,因此电路成本较高。
I:连接透明电极和电路的柔性线缆成本较高。
J:因在透明电极中流过电流而电阻上升。
K:因透明电极不透明而带有颜色,显示面板的色彩范围会发生 偏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新的检测结构的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包含多项发明,下面对代表性的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第1方式在包括触摸面板和配置在上述触摸面板的内表面 的显示面板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使用在上述一方的基板上具 有在树脂上形成的金属布线的结构,其中,上述触摸面板包括在相对 面上具有电极的一对基板和保持该一对基板间的间隙的间隔物。
本发明通过隔着间隔物而粘贴具有金属布线的树脂膜,能实现基 本的识别结构,因此,能够价格低廉地制造可多点输入、且耐用性较 高的触摸面板。
此外,本发明是根据近年来的以下进展完成的,即:(1)由于 金属材料的冷轧加工技术的进步,已可以使金属箔的厚度为5~10μ m;(2)由于镀层钢板技术的进步,对于厚度为5~10μm的金属箔, PET等的高精度的粘在一起成为可能;(3)开发出可以实现基于蚀 刻液的高温、高压喷射的陡峭的锥形角的湿法蚀刻技术,可使粘贴在 PET膜上的金属箔实现接近90度的锥形角。通过这些技术,能够实 现可作为触摸面板使用的长宽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可编程模拟用户接口
- 下一篇:一种改良结构的电器保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