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费方法、计费系统及计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8269.2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贤;朱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费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费方法、计费系统及计费装置。
背景技术
运营商会对提供的数据业务进行计费。一般地,对数据流量进行计费包括按数据业务进行的时长或者按数据业务产生的流量两种方式。
现有技术中,对数据业务按照时长或者按照流量分别定义成一种产品推出,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产品。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外部网元向OCS申请的业务量类型只能是一种,要么是流量,要么是时长。OCS按照申请的业务量类型进行批价扣费。但是,用户的需求差异是很大的,某些用户可能上网进行的业务量很大,希望包时间而不管流量;有些人上网进行的业务量很小,希望包流量而不限时间,这样,用固定的按照同一模式计费的方法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费方法、计费系统及计费装置,以实现按照用户需求进行计费。
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计费方法、计费系统及计费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接收上报的至少包含两种业务量类型的业务量申请;
对每种业务量类型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一种计费系统,包括:
外部网元,用于上报至少包含两种业务量类型的申请;
计费装置,用于对每种业务量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一种计费装置,包括:
批价单元,用于对上报的每种业务量类型分别批价;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可以批价的业务量类型中选择一种进行授权。
由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接收上报的包含至少两种业务量的申请,对每种业务量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可以灵活的选择计费的业务量类型,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计费系统实施例的框图;
图2为一计费方法总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一计费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一计费方法实施例中批价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计费装置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介绍一个计费系统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其框图,包括:
外部网元51,用于上报至少包含两种业务量类型的申请;
计费装置52,用于对每种业务量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利用上述计费系统,外部网元51发送CCR INITIAL消息到计费装置52,将两种业务量类型都上报申请,即将流量和时长两种类型都上报;计费装置52收到外部网元的CCR Initial请求后,对两种业务量分别批价,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
对缺省数据业务量计费,可以选择按时长和或按流量定义产品,并且不同产品的优先级配置不同。计费装置52对两种业务量分别批价,会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具体的,可以比较两个业务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高的作为本次会话的业务量类型。
特别的,当两个业务的优先级相同时,可以择优选择一种业务量类型。例如,可以优先选择计费结果少的。
计费装置52具体的可以为实施计费系统OCS。
上述计费的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下面介绍的计费方式一致或者类似,因而不赘述。
如图2所示为一个计费方法施例的流程,可以包括:
S201:接收上报的至少包含两种业务量类型的业务量申请。
S202:对每种业务量类型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这里,S202中所说的对每种业务量分别批价后选择其中一个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对于仅有一种业务量类型可以批价的,选择该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情况二:对于至少两种业务量类型可以批价的,按照业务量类型的优先级或费用选择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第二种情况中,所说的按照业务量类型的优先级选择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具体的,可以包括下面过程:
比较每种业务量类型计费的产品优先级,当所述优先级最高的业务量类型只包括一种时,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一种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当所述优先级最高的业务量类型包括至少两种时,按照费用选择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前述所说的按照费用选择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具体可以包括下面情况:
情况一:对于不同业务量类型计费产生不同的费用,选择费用低的业务量类型进行授权;
情况二:对于不同业务量类型计费产生相同的费用,设置一种业务量类型为缺省选择授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因转移的病毒包膜载体
- 下一篇: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再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