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98162.8 | 申请日: | 2008-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F16H6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安纪平 |
| 地址: | 21502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力 浮动 滚动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产能、科技含量以及成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对比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我们在汽车轴承技术方面在整体上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并且,随着购车族日益强烈的追求汽车个性化的大趋势,汽车变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结构更新也越来越快。然后,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变速器轴承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高承载、高效率的使用需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现有的汽车手动档变速器中,当驾车者选换档操纵时,这些变速器的内部运动部件之间一般都是滑动摩擦(或者小部分滑动摩擦)的接触方式,从而造成整体摩擦系数较大,致使驾驶时的换档性能与操控手感均不佳。
当然,上述情形并非仅会出现于汽车变速器领域,其实在其他与之相类似的设备、装置中也同样长期、普遍地存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功效。所以,人们确实应对该问题予以充分重视,以求加以改善或者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精巧的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变速器轴承或其他类似装置因接触面摩擦力过大而导致操控性能和手感欠佳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包括外壳、套装于该外壳内的保持架和安装于该保持架内的滚动体,其特征在于该弹力轴承还包括:一套装于所述保持架内的活动轴座,其上端为一凹陷部且内装有大、小滚动体,下端设有一盲孔且下端的端部设有一凸缘;以及一弹簧,其上端安装于所述活动轴座的盲孔内,下端抵触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在该弹簧的作用力下所述凸缘抵靠于所述滚动体上使得活动轴座不能脱离所述保持架。
作为优选,所述保持架上开设有一沿纵向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占所述保持架横截面周长的1%-2%。为了节省耗材和减轻重量,所述保持架上还可以开设复数个穿透其侧壁面的槽孔。并且,所述保持架上用于安装所述滚动体的孔可为圆形或者方形,其上端的凹陷部可为半球形或者半椭圆形。
此外,所述弹簧的两端面磨平,在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设有一凸起部,该弹簧的下端套装固定于该凸起部上。
此外,所述滚动体为钢球,其沿所述保持架的外周至少上下分布两列。所述大、小滚动体均为钢球,其中小滚动体的直径优选为1mm-2mm。
本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同时具备滚动运副和浮动运动副,它的具体组件及其作用如下:外壳与变速器或其他类似装置的箱体中的其它零件相配合,起到固定与连接作用。保持架套装于外壳内,主要起支承滚动体的作用,而滚动体装于保持架的安装孔中并沿保持架的外周方向至少上下分布两列,使得活动轴座上下运动时导向并产生滚动摩擦,它们的具体数目可以随轴承的大小来灵活设置。活动轴座套装于保持架内,其上端为一凹陷部且内装有大、小滚动体,其中的小滚动体直径优选为1至2mm,具体数目应随轴承大小来灵活设置,使其在滚动过程中产生滚动摩擦以减少摩擦系数,而大滚动体的直径可根据实际相配件来决定,它与变速器或其他类似装置中的其它部件的表面相接触,在选换档过程中除自身旋转运动以外还与活动轴座一起上下伸缩运动,其摩擦系数和活动情况直接决定选档的手感。活动轴座的下端还设有一盲孔用于方便弹簧装配,并且在其下端的端部另设有一凸缘,当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总装后,该凸缘在弹簧力作用下可以抵靠于滚动体上使得活动轴座不能脱离保持架。上述弹簧的两端磨平,其上端安装于活动轴座的盲孔内,下端抵触于外壳的内底面上,该弹簧可以在选换档过程中带动相关部件自动弹起回位,其弹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选换力的大小。
安装与工艺要求:上述各部件在组装完毕之后,应保证大滚动体不得从活动轴座的凹陷部中脱落,并还应要求其能转动自如。同时要求在手动上下按压操作时,活动轴座上下运动也不能出现卡滞现象。除弹簧和保持架以外,其余部件均需经过淬火热处理,表面硬度应达到HRC50以上,藉此来保证产品的耐磨要求和使用寿命。另外,发明人也特别指出,在本弹力浮动滚动定位球装配之后,保持架可以始终处于其原安装位置静止不动,只需确认设于保持架内的滚动体能够在外壳与活动轴座二者之间产生相对滚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