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健康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8134.6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左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舜文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健康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健康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肥胖与老化造成许多疾病的发生。它们造成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需要较长期的治疗,也导致了较高的医疗费用。为了减低医疗费用,居家疗护(home care)是一个方便、低成本、有效的方法,帮助这些病患能够在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免去家庭与医院之间的往返奔波、节省挂号次数与时间浪费。
由于高血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是定时检查自己的血压值,而测量血压值的仪器称为血压计。
高血压患者也可能会有心脏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这些疾病也需要定期的检查心脏的状况,通常是根据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判断患者心脏的状况。心电图可以简称为ECG或EKG,是心脏收缩时所产生电流活动的记录;根据心电图,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运作、电解质是否不平衡(electrolyte disturbances)、侦测异常状况、提供心脏的生理状况。
很不幸的,有心脏或心血管毛病的人也常会伴随有糖尿病的问题。糖尿病指的是人体内的胰脏不能制造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葡萄糖无法充分进入细胞内,血糖浓度就会升高形成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必须控制好血糖值以保持身体健康,而血糖计可供病患方便地在居家或上班处所测量自己的血糖值是否过高(hyperglycemia)或过低(hypoglycemia)。
通常被高血压、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所困扰的人,很可能至少患有两种以上的这些疾病。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同时需要血压计、心电图测量仪、血糖计,但是这些仪器通常都被设计成单一功能,因此,花在测量仪器的成本势必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肥胖,如前所述,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好体重可能就可以控制好健康,但是一个人是否肥胖,不单单是由体重判断,还得由体脂肪比例来看。想要测量体脂肪则需要购买一台体脂计,因此,购买仪器的成本还得增加。
不健康的人们可能常会感到身体痛楚。低周波治疗(TENS,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是一种“电气疗法”,藉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细胞,可舒缓使用者的慢性或急性疼痛。虽然,与药物相比,低周波治疗是一种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但是添购仪器所需的成本仍是无可避免。
其他常见的居家疗护测量仪器,还有体重计、温度计、血氧计等,后者对于有肺脏疾病的人可能是有需要的。如果能够将上述常用的这些测量仪器都整合成一台,人们购买仪器的成本将可大幅降低,并且,如果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想要有哪些测量功能于一台仪器上,相信这样的产品将广受市场欢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健康测量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健康测量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健康测量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健康测量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健康测量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健康测量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功能健康测量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测量人体的多种生理参数,可以降低人们花在医疗上的成本,同时,人们还可以自由地选择此装置具有哪些测量功能,非常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舜文,未经左舜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