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8102.6 | 申请日: | 200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直纪;水野喜夫;永田笃;田中宏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部 保护 气囊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1月9日、申请号为200510115660.5、
发明名称为“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其具备气囊,该气囊的结构为,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从收容部位向车辆后方侧凸出,同时向上方展开膨胀,以可以保护乘客的膝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如特开2002-337649公报所示,其结构为,在由乘客侧壁部和车身侧壁部所构成的气囊主体内,设置连接乘客侧壁部和车身侧壁部的系带,以限制气囊主体的膨胀完成时的厚度尺寸,抑制对乘客的膝部的不必要的推压。
但是,在现有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其结构为,膨胀完成时保护乘客两腿的从小腿至膝部同时位于膨胀用气体下游侧的下游侧部位,与作为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上游侧部位大致同时完成膨胀。因此,在以乘客的双腿接近车身侧配置的状态气囊展开膨胀的情况下,在柔和地保护特别是接近车身侧配置的乘客的小腿部这一点上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其在乘客的双腿接近车身侧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柔和地保护乘客的小腿部。
本发明的目的可利用下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来实现。
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为下述结构,具备气囊,该气囊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从收容部位向车辆后方侧凸出,同时向上方展开膨胀,以可以保护乘客的膝部,
气囊具有:
上游侧部位,该部位是膨胀完成时的下端侧,为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以及
下游侧部位,该部位配置在膨胀完成时的上端侧,构成膨胀用气体的下游侧部位,同时在气囊膨胀完成时可以保护乘客双腿的从小腿部到膝部的范围,
气囊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下游侧部位中的保护小腿部的小腿部保护区域,以使其展开膨胀时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比上游侧部位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延迟5~15ms的方式完成膨胀。
本发明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气囊以使膨胀完成时保护乘客小腿部的小腿部保护区域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比上游侧部位的内压峰值的产生时刻延迟5~15ms的方式完成膨胀。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因为下游侧部位以使内压缓慢升高的方式展开膨胀,所以在以乘客双腿接近车身侧配置的状态气囊展开膨胀的情况下,膨胀的下游侧部位的小腿部保护区域也不会对乘客的小腿部进行不必要的推压,能够柔和地保护乘客的小腿部。此外,如果小腿部保护区域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与上游侧部位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的差不足5ms,则时间差过小,担心会由膨胀的小腿部保护区域推压乘客的小腿部,而如果超过15ms,则下游侧部位的膨胀完成变慢,不能确保下游侧部位中保护乘客膝部的膝部保护区域的内压,产生无法适当地保护乘客的膝部的担心。
因此,利用本发明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在乘客的双腿接近车身侧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柔和地保护乘客的小腿部。
另外,上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的优选结构为,使气囊为具有以下部分的结构:
气囊主体,其具有膨胀完成时位于乘客侧的乘客侧壁部,以及位于车身侧的车身侧壁部;以及
限制用系带,其配置在气囊主体内,连接乘客侧壁部和车身侧壁部,限制气囊主体的膨胀完成时的厚度尺寸,并且以分隔上游侧部位和小腿部保护区域的方式,大致沿着左右方向配置,
限制用系带的配置方式为,限制从上游侧部位流向小腿部保护区域的膨胀用气体的流路剖面面积,以使小腿保护区域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与上游侧部位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之间产生时间差。
如果使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则因为可以利用配置在小腿部保护区域与上游侧部位之间的限制用系带来设定上游侧部位与小腿部保护区域中的内压峰值产生时刻的时间差,所以只要重新设计在现有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所使用的气囊系带,就能够简单地对应,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和部件数量的增加。
而且,在上述结构的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中,优选以下结构:限制用系带与气囊主体的整个内周面相连接,同时具有可以使膨胀用气体流通的气体流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