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接头及具有转接头的高频震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7662.X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黎文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臺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3/00 | 分类号: | B06B3/00;B02C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具有 高频 震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碎裂技术,更详而言之,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频震动产生器的转接头技术。
背景技术
超声波(ultrasonic)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大体来说,超声波技术已应用于下列几项:医疗用超声波、超声波动力驱动、超声波探测、超声波信号感测及超声波工业加工等。超声波的原理是利用一种人类无法听到的音波,所产生的物理震动,这种震动可经由介质而传递。若将超声波应用于液体中,超声波的高频震动会在液体中产生小真空泡,这种小真空泡直径大约是几万分之一公分,而这些小真空泡碎裂时,可以在局部产生相当于1000大气压的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因此可以洗净污垢或是冲击物料的细胞壁,使细胞壁碎裂而释放出内合物。
由于超声波需要通过介质的传递才能达到碎裂物料的功效,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超声波粉碎设备1,该超声波粉碎设备1包括一超声波装置11、一与该超声波装置11连接的震动头12、一容置装置13及一搅拌装置14,该超声波装置11设于该容置装置13的中央,该震动头12内部具有压电材料(例如:压电片),由压电材料产生压电效应,进而产生高频震动。此外,该容置装置13内装有介质及例如固体的物料,介质可为用于传递高频震动能量的流体介质,例如以诸如水的液体为主的流体,该搅拌装置14设于容置装置13内,以用来不断的搅拌介质及物料。
为此,在实际粉碎物料时,利用震动该震动头12,将高频震动能量传递至该容置装置13内,使位于该震动头12周围的介质产生多数的小真空泡,而由这些小真空泡碎裂后产生的冲击力将物料粉碎,进而达到物料粉碎化的功效。
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该超声波装置11及该震动头12位该于容置装置13的中央,该震动头通常是往下传送该高频震动能量,因此超声波装置11产生的高频震动能量容易集中于中央,并朝向该容量装置13的外围逐渐递减,如此将导致位于该容置装置13外围的物料因震动能量不足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粉碎效果,进而导致粉碎不均匀的情形产生。
而且,由于均匀性差,必须反复搅拌介质及物料,而即便如此,仍无法确认是否已达到均匀,且长时间作用下所得的粉碎量有限。因此,仅能用于研究实验,而无法大量生产。
同时,前述现有技术的容置装置13是为近乎密闭的装置,当高频震动能量持续在该容置装置13中碎裂物料时会产生高热,而使得介质的温度上升;此时,必须终止粉碎过程,而另外进行降温冷却步骤,以防止介质温度过高而影响所粉碎物料的本身性质的稳定完整;特别是,在碎裂例如中药材、天然有机产品等物料时,高温往往会破坏其中后续欲萃取的内合物的结构。
换言之,此种前述现有技术即便可将物料碎化成粉体,仍无法进行诸如萃取的工艺,且一次可粉碎的物料数量受限,故而无法量产。
如图2所示,中国台湾第093119250号发明专利揭露一种超声波粉碎设备2。该超声波粉碎设备2包含超声波装置21、一设于该超声波装置21的震动头22、以及一与该震动头22连接的悬浮承载装置23。该震动头22亦具有压电材料,该悬浮承载装置23则具有一连接该震动头22的输送管231、一与该输送管231相连接的输送泵232、以及一与该输送管231相连接的冷却器233,以利用该输送泵232控制流速,使物料及介质在该输送管231内流动,以进行粉碎。
前述现有技术的悬浮承载装置23的输送管231是以径向的形式组接于该超声波装置21及震动头22的下方,因此该震动头22每次只能作用到位于其下方的输送管231内的径向高度的物料,该径向高度仅等于该输送管231的内径,使得作用距离极短。如此一来,该震动头22对于物料的作用时间相对缩短,因而很容易产生粉碎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当粉碎后的颗粒因碎裂程度不同而有大有小时,很容易影响后续萃取作业,进而导致萃取的进度与萃取良率降低。
同时,此种超声波粉碎设备2的输送管231为了连接该震动头22,该输送管231的尺寸必定大于该震动头22,该震动头22作用的单位面积少,且作用的时间亦短。因此,为了达到均匀化,势必不断地循环物料。然而,同样地,该震动头22所传送的高频震动能量通常是往下作用,此种超声波粉碎设备2所循环的物料若位于该输送管231侧壁者,便会因为震动能量不足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粉碎效果;而且,即便是位于该输送管231正中央的物料,亦为因为循环而作用的时间短,同样无法达到有效粉碎。如此一来,即便不断循环物料,亦无法确保能有效粉碎所有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臺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臺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箱印刷机嵌入式数字控制装置
- 下一篇:内置式下水管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