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电极印刷电路板及包括该灯电极印刷电路板的背光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7585.8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崔秉辰;宋鸿声;闵雄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H05K1/1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印刷 电路板 包括 背光 单元 | ||
本发明要求享有2007年5月1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7-0048695的权益,由此为了所有的目的如同在此处完整阐述那样将其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以及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的灯电极印刷电路板及包括该灯电极印刷电路板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研发了诸如液晶显示(LCD)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ELD)器件和场发射显示(FED)器件的平板显示(FPD)器件并已经取代阴极射线管(CRT)。
在这些器件中,由于良好的运动图像和高对比度,液晶显示(LCD)器件最广泛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监视器、个人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监视器。
液晶显示(LCD)器件利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性能以产生图像。液晶分子具有长且细的形状,并且由于光学各向异性属性,光的偏振随着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变化。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可通过改变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场强度而变化。因此,LCD器件包括隔开且彼此相对的两块基板以及夹在这两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这两块基板的每一块都包括在与两块基板的另一块相对的表面上的电极。将电压施加到每个电极上以在两个电极之间感应电场,以及通过改变电场强度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穿过液晶层的透光率。
由于LCD器件自身不能发光,所以LCD器件需要额外的光源。因此,背光单元设置液晶(LC)面板的背侧并发射光进入LC面板,从而可显示可辨别的图像。
根据光源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位置,背光单元分为侧光型和直下型。在侧光型背光单元中,一个或一对灯设置在背光单元导光板两侧的其中一侧或每一侧。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多个灯设置在显示面板正下方。
侧光型背光单元易于制造,但是侧光型背光单元不利于大尺寸显示器件。另一方面,由于光的均匀性,直下型背光单元有利于大尺寸显示器件。
灯分为:冷阴极荧光灯(CCFL),每个都具有在管内侧的电极;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每个都具有在管外侧的电极;或者无电极荧光灯(EFL),其不含电极。
图1是示意性示出包括根据现有技术的直下型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LCD)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中,现有技术的LCD模块包括液晶面板10、背光单元20、支撑框架30、顶盖40和底盖50。液晶面板10实质上显示图像。栅极印刷电路板18和源极印刷电路板19经由柔性电路板16彼此邻近附接在液晶面板10的各侧。
背光单元20设置在液晶面板10下面。液晶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的侧表面由具有矩形框形状的支撑框架30围绕。顶盖40覆盖液晶面板10的上表面边缘,以及底盖50覆盖背光单元20的背表面。顶盖40和底盖50与支撑框架30结合,从而组成一个整体。
背光单元20包括反射片22、在反射片22上方排列的多个灯24和在灯24上方的多个光学片26。每个灯24的两端通过与底盖50结合的各个侧支架(未示出)固定。
灯24用作背光单元20的光源并包括外部电极荧光灯,其每个都具有在玻璃管外侧的电极。灯24彼此隔开并在反射片22上方彼此平行排列。每个灯24的外部电极连接到公共电极23,其可称为灯电极,并从而将电压同时施加到每个灯24的外部电极。
液晶显示器模块指所谓的正反(rear front)安装结构,其中该模块通过螺钉60装配和结合,该螺钉60穿过底盖50的四个角并且随后插入到支撑框架30中。在该结构中,螺钉60的头部设置在底盖50的背面,并且该模块的外部很整齐。
然而,由于该正反安装结构的液晶显示器模块仅通过穿过四个角的螺钉60装配,所以这将使固定力变弱并降低保持模块形状的可靠性。因此,为了增大固定力,除了液晶显示器模块的四个角之外,还可沿着四个边缘使用螺钉。但是,在对应于液晶显示器模块的两个相对边缘的区域A中形成灯24的公共电极23处,由于公共电极23,难以使用螺钉。
图2是图1的区域A的放大图。在图2中,每个灯24在两端具有电极28,并且公共电极23设置在每个灯24的两端。公共电极23邻近彼此面对的底盖50的两个边缘的内表面。因此,即使沿着底盖50的两个边缘使用螺钉,螺钉也不会穿过由金属性材料形成的公共电极23,从而液晶显示器模块的两个边缘不能结合。
另外,逆变器和用于将电压施加到公共电极23的驱动元件形成于背光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该背光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图1的底盖50的背面上。因此,用于电连接公共电极23和背光印刷电路板(未示出)的灯线(未示出)应该稳定且有效地连接到公共电极23。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型纳米复合氧化物环境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