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7549.1 | 申请日: | 2008-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威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辅助 把手 | ||
1.一种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握柄,其前端为一接触部,对应于动力工具的一机体的外形轮廓,用以接触于机体;
一束环,为具有二端的环形体,其周径可外张或内缩;该束环的第二端设一穿孔;
一连接元件,将该束环的第一端固接于该握柄的第一侧;
一迫紧构件,具有一接杆及一束紧钮;该束紧钮的一端为一凸轮端,而另一端为扳动端;该束紧钮以该凸轮端与该接杆外端枢接,并以枢接处为转动中心于该接杆上转动;该凸轮端的周面具有二个定位点,分别为一释放部及一迫紧部,该释放部距该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较短;而该迫紧部距该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较长;该迫紧构件以该接杆内端穿伸于该束环第二端的穿孔,并连接于该握柄的第二侧,调整接杆穿入握柄的深度,以调整束环的迫紧程度;扳转该束紧钮时,使该释放部或迫紧部接触于该束环的第二端,藉以改变该束环的周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柄的第二侧设一螺孔;该接杆的内端为一螺接端,螺接于该螺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束紧钮的该凸轮端具有二并列的凸耳,并于该二凸耳之间形成一空间;该释放部及该迫紧部位于该二凸耳的周面;该接杆外端伸入该空间中,与该二凸耳枢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束紧钮的该凸轮端具有二并列的凸耳,并于该二凸耳之间形成一空间;该释放部及该迫紧部位于该二凸耳的周面;该接杆外端伸入该空间中,与该二凸耳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扳动端二侧边各设一翼片,该二翼片位于扳动端的同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柄的第一侧亦设一螺孔;该束环的第一端亦设一穿孔;该连接元件系一螺接元件,穿设于束环第一端的穿孔,并螺接于该握柄第一侧的螺孔。
7.一种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握柄,其前端为一接触部,对应于动力工具的一机体的外形轮廓,用以接触于机体;
一束环,为具有二端的环形体,其周径可外张或内缩;该束环的第二端设一穿孔;该束环的第一端固接于该握柄的第一侧;
一迫紧构件,具有一接杆及一束紧钮;该束紧钮的一端为一凸轮端,而另一端为扳动端;该束紧钮以该凸轮端与该接杆外端枢接,并以枢接处为转动中心于该接杆上转动;该凸轮端的周面具有二个定位点,分别为一释放部及一迫紧部,该释放部距该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较短;而该迫紧部距该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较长;该迫紧构件以该接杆内端穿伸于该束环第二端的穿孔,并连接于该握柄的第二侧,调整接杆穿入握柄的深度,以调整束环的迫紧程度;扳转该束紧钮时,使该释放部或迫紧部接触于该束环的第二端,藉以改变该束环的周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柄的第二侧设一螺孔;该接杆的内端为一螺接端,螺接于该螺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束紧钮的该凸轮端具有二并列的凸耳,并于该二凸耳之间形成一空间;该释放部及该迫紧部位于该二凸耳的周面;该接杆外端伸入该空间中,与该二凸耳枢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束紧钮的该凸轮端具有二并列的凸耳,并于该二凸耳之间形成一空间;该释放部及该迫紧部位于该二凸耳的周面;该接杆外端伸入该空间中,与该二凸耳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威企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威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5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材管件接合补强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延时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