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7371.0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102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中成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烫烧伤是日常生活人们经常会碰到的事件,烫烧伤会严重伤害人的皮肤,留下伤口疤痕,阻塞毛孔,伤及生发,而且会带来发烧、伤口感染、化脓、伤口剧烈疼痛的后果。
目前,在治疗烫烧伤时,对于止血、伤口的愈合的控制和对于伤后炎症的控制常需要服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而且对于伤口的保护和复原也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该中成药能够同时起到止血、生肌、镇痛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它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大黄1~2、儿茶0.7~1.3、冰片0.7~1.3、寒水石0.7~1.3。
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大黄1.3~1.7、儿茶0.85~1.15、冰片0.85~1.15、寒水石0.85~1.15。
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大黄1.5、儿茶1、冰片1、寒水石1。
本发明的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使用方式简便,在伤口涂上该药即可;对于烫烧伤,尤其是对于水烫伤,能够100%缓解或消除伤痛、止血,在伤后两小时内即能止住疼痛;具有明显的生肌作用,1天即可去脓,可以复原皮肤,能够不留疤痕,不堵塞毛孔,不伤生发;对于伤后的发烧、感染,在伤口抹上该药后就可以100%退烧、治愈伤后炎症,而无需打针,其对于伤后发烧的控制效果优于注射青霉素的效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治疗烫烧伤中成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下述质量比例的原料:大黄1~2、儿茶0.7~1.3、冰片0.7~1.3、寒水石0.7~1.3;将上述原料粉碎或研细制粉。
其中,所述的制备治疗烫烧伤中成药的方法中,在步骤2粉碎或研细制粉之后,用香油搅拌制成膏剂。
本发明的制备治疗烫烧伤中成药的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选取四味指定质量比例的组分制成了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其组方新颖、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该方法的药源易得、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便宜、便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它由四味组分组成,分别是大黄、儿茶、冰片和寒水石。本发明取以表1所示的指定质量比例的四味组分制成了治疗烫烧伤的中成药。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林,未经王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及其应用
- 下一篇:计算机硬盘基板研磨用清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