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及具备该端子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7020.X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伸治;加藤义明;佐佐木晴英;小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R12/04 | 分类号: | H01R12/04;H01R1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用电 端子 具备 电子 部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及具备该端子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特别涉及向连接孔插入的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及具备该端子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已知有例如将带管脚电子部件的管脚插入带通孔电路基板的通孔(插通),而将电子部件卡止在电路基板上的构造(专利文献1)。
该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具备作为电路基板的印制电路布线板、及在该印制电路布线板上卡止的电子部件。
印制电路布线板至少具有一对以规定间隔并列的通孔。电子部件具有管脚,该管脚包括分别插通于一对通孔的爪部。
根据以上的构成,将电子部件卡止在印制电路布线板是通过下述动作进行的,即利用自动插入机使电子部件移动,并从预先载置在工件台上的印制电路布线板的表面侧(部件安装面侧)将管脚分别向一对通孔插通。这时,一旦将管脚分别插通于一对通孔中,则各管脚的爪部卡止在通孔的背面侧开口周边。之后,将管脚的爪部锡焊在通孔的背面侧开口周边(连接盘),于是电子部件就被安装于电路基板。
通常,在这种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中,如图6所示,在管脚600的爪部601上形成有具有规定的管脚插入角(锥角)α的导向面(插入锥面)602。这里,所谓管脚插入角α是指相对于管脚插入方向导向面602的倾斜角度(侧面603与导向面602的夹角)。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99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5-807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2973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8-69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0-133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实用新型实公平7-22058号公报
然而,根据以往(专利文献1)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由于管脚600上的导向面602的管脚插入角α被设定为单一的角度,因此若将管脚500插入通孔并向管脚插入方向移动,则对应于管脚的移动量其弯曲量变大,因而存在从管脚插入通孔开始到插入结束的过程中,管脚插入力逐渐增大的问题。
因此,希望出现一种从管脚插入通孔开始到插入结束的过程中,能够以规定值(10N)以下的管脚插入力将管脚插入通孔中,并可以将电子部件卡止于电路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插入开始到插入结束的过程中,能够以规定值以下的插入力来进行管脚(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对通孔(连接孔)的插入的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及具备该端子的电子部件的卡止构造。
(1)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规定宽度的基端部;脱止部,其与上述基端部成一体,且与上述基端部的宽度相比,脱止部的宽度增大;以及插入锥部,其与上述脱止部成一体,且与上述脱止部的增宽后的宽度相比,插入部的宽度变窄而到达上述连接孔用电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上述插入锥部,由朝向插入方向其锥角向增加方向变化的多个锥面构成。由上述基端部、上述脱止部、上述插入锥部以及上述前端部,形成作为电连接端子的管脚,上述插入锥部的管脚插入角θ由W=P×μ×tanθ以及P=b×d3×E×Y/4×L3求出,其中,W:插入力(N),P:弯曲载荷:(N/mm),μ:摩擦系数,b:管脚厚度(mm),d:管脚宽度(mm),E:拉伸弹性模量(N/mm2),Y(Yn:最大弯曲量):管脚抵接点处的管脚弯曲量(mm),L:从外壳到管脚抵接开始点的尺寸(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 下一篇:双扇电动平移冷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