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接入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系统以及接入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96953.7 | 申请日: | 2008-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蓉;方旭明;张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接入 控制 方法 无线 系统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接入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系统以及接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Mesh网络(WMN,Wireless MeshNetwork)提供的服务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数据业务发展到话音、流媒体和数据的多媒体业务阶段。不同多媒体业务对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话音业务和视频流媒体业务属于实时业务,对网络延迟有较高的要求,数据业务对网络延迟的要求则相对低的多;话音和数据业务对丢包率的要求较高,相对而言,视频流媒体业务对丢包率的要求较低。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实现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为了保证各种不同业务的公平性,设计接入控制协议时,应该对高优先级的业务给予一定优先接入权和更多资源。
但是,在上述的方案中,随着网络中业务负荷的增加,当网络带宽接近饱和时,高优先级的业务将占用大部分带宽资源,而带宽又非常有限,因此优先级较低的数据业务则几乎没有机会竞争接入信道,导致大量分组因超时丢弃,使整个系统的性能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接入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系统以及接入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接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数据量确定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的带宽占用参数;
根据各业务的带宽占用参数与各自对应的带宽占用参数阈值,确定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
调整所述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的接入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接入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数据量确定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的带宽占用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确定的各业务的带宽占用参数与各业务对应的带宽占用参数阈值,确定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的接入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
无线接入点,用于接收各无线终端发送的业务数据,获取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数据量确定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的带宽占用参数;根据所述各业务的带宽占用参数与各业务对应的带宽占用参数阈值,确定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调整所述满足调整条件的业务的接入优先级;在调整后,传输各业务数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可以获取各业务在所述更新时间内的带宽占用参数,并根据各业务的带宽占用参数与各自对应的带宽占用参数阈值查询满足预置调整条件的业务,之后在预置的调整时间内对该满足预置调整条件的业务的接入优先级进行调整,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带宽占用率来调整不同业务的接入优先级,因此能够平衡各业务的接入优先级,从而降低优先级低的业务的丢包率,提高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接入控制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无线接入系统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应用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接入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系统以及接入控制装置,用于提高系统性能。
实施例一:
下面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业务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101、获取各业务在预置的更新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数据量确定各业务在更新时间内的带宽占用参数;其中,业务可以是业务,也可以是业务流,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业务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数据结构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