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6934.4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鲍东山;王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11;H03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密度 奇偶 校验码 实现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11月17日、申请号为200610145182.7,发明名称为“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通信系统的编解码技术,特别涉及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随机噪声、无线传输中的多径衰落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经常发生各种差错,尤其是在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数据量大、带宽有限、且各种突发干扰非常多,使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通常,采用信道编码的方法来确保在有噪声的通信信道中提供可靠的通信。现有实现方法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被广泛认为是性能最好的纠错实现方法之一。这是因为,一种编码的性能优劣可以用接近于香农(Shannon)限的程度来衡量,而LDPC码译码复杂度较低、却具有接近于香农限的性能。下面简要介绍现有LDPC码。
LDPC码是一种基于稀疏奇偶校验矩阵H的线性纠错码。H矩阵的特点是矩阵中的元素0占绝大多数,而元素1的密度很低,即所谓的低密度。LDPC码中有以下几个比较基础的概念:
码长,是指输入数据经编码之后,所得到的输出数据的长度,即LDPC码字的长度;校验位长度即校验方程的个数,是指输出数据中校验位所占的比特数,即码长减信息位长度;码率,是信息位长度与码长之比;列重,是指奇偶校验矩阵H的每一列中1的个数,其中,若每列中1的个数相同,则该LDPC码为规则LDPC码(regular LDPC),否则,为非规则LDPC码(Irregular LDPC);行重,是指奇偶校验矩阵H的每一行中1的个数。
若以N表示LDPC码的码长、K表示信息位长度、M表示校验位长度、γ表示列重、p表示行重、v表示码率,可以将该LDPC码表示为(N,K),该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具有以下特性:
1、H为M×N的满秩矩阵;
2、γ为任意整数,且γ≥3、γ<<M;其中,<<表示远小于;
3、p为任意整数,且p≥3、p<<N;
4、存在关系:v=(N-M)/N=K/N;
5、任何两列中元素同为1的行数不超过1,即矩阵中不存在四个角都是1的矩形,即不存在四线循环。
下面通过一个LDPC编码器示例,说明LDPC编码过程。图1为现有LDPC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编码器包括:奇偶校验矩阵构造单元、生成矩阵构造单元和编码单元。图1所示LDPC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奇偶校验矩阵构造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的LDPC码长、码率以及列重,构造奇偶校验矩阵H;然后,由生成矩阵构造单元根据奇偶校验矩阵H构造生成矩阵G,这里,由于LDPC码是一种线性纠错码,因此,生成矩阵G和相应的奇偶校验矩阵H是对偶矩阵,但是G不具备H的低密度特点;最后,编码单元用生成矩阵G对输入数据s进行编码,得到输出的LDPC码的码字t,并且满足Ht=0。
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制约LDPC码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稀疏的奇偶校验矩阵和非稀疏的生成矩阵的存储量过大,导致在使用LDPC码进行编码时所需要的存储空间非常大。此外,传统的LDPC码编码复杂度过高也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导致LDPC码尚未被广泛地投入实际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实现方法,以降低存储奇偶校验矩阵所需的存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实现方法,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为规则LDPC码,且码长为4608、码率为1/2、行重为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所述码长、码率以及行重,设置用于生成奇偶校验矩阵的数字序列,所述数字序列的长度为192,所述数字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回转机构的行星齿轮减速机
- 下一篇:用于交通工具的能量吸收的改进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