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风电互补应用在林业育苗上的培育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96890.5 | 申请日: | 200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缪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同春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A01G7/00;A01G7/06;H02N6/00;H02J7/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路7号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互补 应用 林业 育苗 培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风电互补应用在林业育苗上的培育装置,具体地说,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的电能向林苗培育装置23内的用电器供电,给林木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越的生存空间,培育大批的优质林苗用于植树造林,改善地球上的气候条件,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地球上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人类大量燃烧石油和煤炭造成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失常和生态环境被污染,使全人类急需采用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来节能减排、改善气候条件,同时要大规模植树造林。在已有技术中,中国生产的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17%、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15%,中国制造的许多光伏新产品销往世界各国,造福人类。重量轻的、携带方便的薄膜太阳电池的生产线已经开工建设,不久就要批量生产。2008年,上海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材料研制出一种与植物叶绿体结构相似的仿生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光能发电,其光电转化效率已超过10%。近年来,中国企业为利用接近地面的风力来发电而研究的低空风力发电技术,特别是微风发电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已能批量制造成套的微风发电设备。本发明有感于新能源技术在农林业领域、尤其是林业育苗上的应用处于空白状态,在2006年3月8日首先申请了(中国专利公告号CN1820574A,公告日是2006年8月23日),名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林业育苗上的培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2008年2月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200610038796.5)的通知书,江苏无锡的“江南晚报”立即报道。本发明人发现:目前许多远离常规供电网的沙漠边缘、高山峡谷、荒原草地、林海空地、盐碱滩涂、河岸湖心、散居农舍、边远林场、部队哨所、江洲海岛因受外界大自然中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当地育苗基质欠缺,温度变化太大,水份资源不足的影响,培育林苗时普遍存在树木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成活率低、苗弱质差等许多困难,特别是2008年初的暴雪灾害,给中国林业造成了500亿元的损失,主要是一年生至三年生的幼龄树苗大面积冻死,使许多地方的造林用苗更加不足。
本发明人同时发现:由于各地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太阳能资源有限,有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风能资源有限,有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都比较丰富,为了解决白天和夜间、冬季和夏季、高原和平原、陆地和水面、睛天和阴雨天、有风日和无风日多种自然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相互补充、均衡发电、持续发电,才有利于向育林苗箱体22内长时间供电,才有利于林苗20的快速成长,才有利于林业的恢复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的风光互补的、结构合理的、移动方便的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1、独立风力发电系统6与林苗培育装置23连接配套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的电能作为能源,向育林苗箱体22内的多种交流负载或直流负载供电,营造适宜树木种子发芽和林木幼苗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基质含水量、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多种环境条件,给林木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生存空间,有利于净化空气和水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风电互补应用在林业育苗上的培育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同春,未经缪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维康软胶囊及其生产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