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铜两步固相合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6409.2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全;朱连勤;崔洪芝;王积森;陈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铜 两步固 相合 方法 | ||
1、本发明的一种纳米氧化铜两步固相合成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
1)利用第一步固相反应获得纳米氯化铜前躯体的纳米尺寸效应,降低第二步固相反应活化能,控制成核率,实现了纳米氧化铜的粒径大小控制:纳米氧化铜粒径控制在≥30nm。
2)通过添加惰性载体,提高了纳米氧化铜的稳定性、分散均匀性。
3)两步固相合成的最终副产物对人畜无毒害,混合物不需要洗涤分离,解决了纳米材料在洗涤干燥过程中的分散、聚体问题。
本发明与其它纳米氧化铜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复杂设备、生产效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该工艺的合成过程绿色环保,能耗小,无三废排放、无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前躯体是通过一步固相反应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过程中添加惰性载体,所述惰性载体可以为硅藻土、膨润土、高岭土、凸凹棒、轻质碳酸钙等载体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和体,其粒径可以控制在325目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相反应的物料需要预先粉碎,固相反应过程中需要研磨,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相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必须符合人食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铜混合物可以不用洗涤分离直接作为纳米氧化铜饲料添加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4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