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熟珍珠粉圆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6151.6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登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登田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A23L1/20;A23L1/212;A23L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01101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珍珠粉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圆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 取的粉圆的制造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餐桌上常用的点心不是以大西米、米仁为主要原料,就是 以糯米汤圆为主要原料加上绿豆、水果等烧制而成,比较单一,使人乏味。
众所周知,红薯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维生素、铁、钙等人体所需的 营养成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以红薯为主要原料的制成的食品主要 有:一,直接蒸煮、烘熟后食用;二,将红薯压成粉制作食品;三,将红薯切 成片晾晒成干食用。这些都是传统的吃用方法,为了能更好的食用红薯为原料 的食品,人们发明了“一种红薯食品的制造方法”(专利号:91111494.7), 但仍然属于传统的食用模式,为此,本发明人原先发明了的“粉圆及其制造方 法”(专利号:95113374.8),是以红薯粉为主要原材料粉圆制作,能适合工 业化生产,众所周知,粉圆作为珍珠奶茶的原材料之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 品之一。但口味单一且煮食的时间过长,费时费力费钱又单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熟珍珠粉圆的制造方法,解决目 前存在的粉圆口味单一且煮食的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是以木薯淀粉为主 要原料,在木薯淀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焦糖色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山梨酸 钾,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入粉圆滚筒,边翻滚边再逐次加水及木薯淀粉,使之 相互粘附制成黑褐色形似珍珠的食品,即为生粉圆。
再将上述制成的黑褐色生粉圆倒入开水锅中进行熟化后,送入粉圆滚筒添 加木薯淀粉制成快熟粉圆。
若在上述快熟粉圆原料中加入香芋泥或山芋泥、栗子泥、红豆泥、绿 豆泥、草莓泥、芒果泥等原料,即制成加味粉圆。
上述的快熟粉圆、加味粉圆均系多层结构,其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圆 柱形、菱形、多边形。
在加工时,快熟粉圆、加味粉圆中加入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取代焦糖色 素,即可制成彩色系列的快熟粉圆和加味粉圆。
优选的,选用食品级的木薯淀粉10kg,加入焦糖色素225g,羧甲基纤维素 纳75g,水3kg,山梨酸钾4g,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入粉圆滚筒,边翻滚 边再逐次加少许的水、木薯淀粉100g,选用各组分份额重量不同时,各配比的 配比也如上述各组分的配比,这样从滚筒中送出的食品即为生粉圆,由于其是 在滚筒中逐步翻滚形成的,故这种珍珠粉圆的结构是多层的,其形状为圆形或 椭圆形、圆柱形、菱形、多边形等。再将上述从粉圆滚筒中输送出的生粉圆倒 入开水锅中进行熟化,开水的温度必须是100℃以上,熟化的时间是10分钟, 然后送入粉圆滚筒添加木薯淀粉制成快熟粉圆。
优选的,在上述原料中添加香芋泥12kg或山芋泥12kg、栗子泥8kg、红豆 泥9kg、绿豆泥10kg、草莓泥6kg、芒果泥7kg,原料重量份改变时,添加的各 组分重量份按相同比例改变,然后上述工艺方法制成加味粉圆。
优选的,可以用食用色素,取代焦糖色素。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仅仅增加了一个“熟化”的工艺过程,就让消费者烹 煮时享受省时省力省钱的便利。尤其是又增加了香芋、山芋、栗子、红豆、绿 豆、草莓、芒果等丰富多彩的口味变化,取代了原发明专利的单一性和费时费 力费钱。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快熟珍珠粉圆,既可不加任何食用色素,完全保 留各种食材的自然成份和营养价值,也可加入各种食用色素,制取彩色系列的 快熟珍珠粉圆,人见人爱,增加食欲。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使原先粉圆的烹煮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制出的快熟 粉圆既保留了木薯淀粉和香芋等原料的营养价值,又兼备省时省力省钱和不同 风味的口感,适合不同口味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生产快熟珍珠粉圆的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登田,未经何登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自主设置识别标记的饮料瓶盖
- 下一篇:竹制折叠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