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形成设备,光学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5839.2 | 申请日: | 200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由村贤一;寺泽孝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B41J2/435;G03G15/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乃泓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形成 设备 光学 扫描 图像 | ||
1.一种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曲面形成设备包括:
要被弯曲的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被放置为离所述第一构件一定距离,并保持所述第一构件;和加压机构,该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加压,并且使所述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至少朝向所述第二构件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在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上的突起部处与所述第二构件接触;
所述加压机构由加压构件形成,所述加压构件能够在适当的位置附接到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使所述加压机构能够沿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纵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在形成在所述突起部的顶端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构件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两个突起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上并在其纵向上具有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别包括伸长构件,它们彼此平行设置,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上的所述突起部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的中心部分,并且所述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两端加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压机构具有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多个可在所述第二构件上移动的加压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构件的材料包括金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要与所述多个加压构件接触的所述第二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具有变化轮廓面,该变化轮廓面在其高度方向上变化。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要与所述多个加压构件接触的所述第二构件的表面具有能够啮合所述多个加压构件的啮合结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加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弹性体。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加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构件啮合的啮合部。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加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孔。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加压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对称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构件是光学镜。
15.一种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曲面形成设备包括:
光学镜,该光学镜在其第一表面上具有镜面;
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在其第一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光学镜的第二表面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该至少一个加压构件具有保持所述光学镜和所述保持构件并且朝向所述保持构件弯曲所述光学镜的弹性体;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具有平表面和表面,该表面以随着沿所述保持构件的设置方向从所述突起的距离增加,从所述光学镜的镜面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的距离增加的方式变化;并且
其中,所述加压构件在环绕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和所述光学镜的镜面时保持所述光学镜和所述保持构件,并可沿所述保持构件的设置方向移动;并且
当所述加压构件位于从所述光学镜的镜面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的距离最小的位置时,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的边缘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加压构件位于从所述光学镜的镜面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的距离最大的位置时,所述加压构件远离所述保持构件的第二表面的边缘。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曲面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压构件放置成所述加压构件保持所述光学镜和所述保持构件,并且即使在所述加压构件占据任何位置时,所述加压构件也不会阻挡入射到所述光学镜上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8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铲斗构造
- 下一篇:集成的裂化和复分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