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和不具有紧急照明的出口标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5772.2 | 申请日: | 200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15/02;F21V23/00;H05B37/00;H02J7/34;G09F13/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紧急 照明 出口 标记 装置 | ||
1.一种在建筑物中使用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内腔以及至少一个设置有消息的侧壁,该消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被照亮,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可充电备用电池;电路,该电路在正常情况下用于将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备用电池连接到电路的AC电源上,所述电路包括用于当所述电路接收AC电源输入时将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串联电连接到所述备用电池的装置,且包括当连接到所述电路的AC电源被中断时自动地将所述备用电池的电力以并联方式提供给各组的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到所述壳体的紧急照明装置,该紧急照明装置可从所述壳体向外改变紧急照明的指向,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紧急发光二极管,用于在所述AC电源被中断时提供紧急照明,用于串联电连接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的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当AC电源没有被中断时阻断流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紧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装置,且用于在AC电源向所述电路的供电被中断时自动地将所述备用电池的电力以并联方式提供给各组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的所述装置也将电力提供给所述至少一个紧急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急发光二极管并联于所述各组的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测试开关,该测试开关用于断开AC电源到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备用电池,从而使得向所述多个消息照亮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至少一个紧急发光二极管的电力由所述备用电池产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紧急照明装置被安装为可选择地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个壁内或向外展开,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壁调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可旋转地和可枢轴转动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壁的装置,从而该可枢轴转动和可旋转的安装允许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全方位的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用于安装的所述装置包括开放的管状套筒,该管状套筒适配于所述一个壁中的开口内,且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壁被安放时,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被安放于其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其相对两侧之间的第一厚度尺寸,且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包括透镜,该透镜整体适配于所述第一厚度尺寸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镜为圆形,其尺寸为具有不大于1.5英尺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以固定的关系被安装到所述紧急标记装置,以便改变紧急照明装置的照明从所述紧急标记装置的下表面指向下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到所述紧急标记装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从而改变紧急照明装置的照明从所述紧急标记装置的下表面指向下方。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包括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到支撑上的主体,所述支撑从可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壳体的中空旋转轴向外延伸,从而所述至少一个紧急照明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进行通常的全方位调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急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可伸缩地安装到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