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孕妇居家实时监测与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5046.0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礼;李建南;李秀恒;邱以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孕妇 居家 实时 监测 通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孕妇居家实时监测与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远程监控且实时得知孕妇生理状况,降低孕妇因安胎等需要而长期住院或于怀孕期间频繁往返医院的困扰的一监测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少子化潮流影响之下,每一胎的怀孕更受到父母的重视。而胎儿电子监视器在临床上的使用,主要适应症是进入产程的产妇及高危险妊娠,如母亲有高血压、糖尿病、羊水过少、胎儿过小、过期妊娠、多胞胎、胎动减少、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产、胎儿有溶血性疾病以及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等等,对于上述具有高风险性的产妇而言,必须长期住院观察,不仅造成家庭照顾的负担,同时处在不熟悉的环境里,造成情绪紧张使宫缩更不容易控制。此外,对有胎死腹中经验的孕妇来说,随时都想知道胎儿在肚子里是否安好,跑医院又舟车劳顿,耗费金钱与时间。
此外,若遇紧急状况而主治医师又不在场时,通常由护理人员以电话通报主治医师,然而口头描述与现实状况常有差距,因此造成误判病情,使得悲剧发生并产生医疗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孕妇居家实时监测与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可远程监控且实时得知孕妇生理状况,降低孕妇因安胎等需要而长期住院或于怀孕期间频繁往返医院的困扰。
该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包含:网络界面平台,与感测装置连接,用以接收该感测信号;网页服务器,与该网络界面平台连接;数据库服务器,与该网页服务器连接,用以储存该感测信号;一解析处理器,用以对该处理信号进行解析处理且产生解析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孕妇居家实时监测与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将一感测装置配戴于一孕妇身上,由该感测装置感测孕妇的宫缩压及其胎儿的胎心率与胎动等生理状态,且产生感测信号;经由一网络终端机接收并处理该感测信号,并输出处理信号至一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进行解析处理且产生解析信号;再经由远程的至少一电子装置由该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下载并显示该解析信号;其中,该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包括一网络界面平台和一网页服务器,该网络界面平台与该感测装置连接,接收该感测信号,并传送该感测信号至该网页服务器;该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还包括一数据库服务器,该数据库服务器与该网页服务器连接,该数据库服务器储存该网页服务器接收的感测信号;该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还包括一解析处理器,该解析处理器对该网页服务器接收的感测信号进行解析处理且产生该解析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孕妇居家实时监测与通信系统及其方法,乃利用宫缩、胎音及胎动生理监测数据传送至系统端,由智能型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进行长期且综合性的多参数判断,可大幅提升判断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为统实施例图;
图2为本发明于孕妇端之网络终端机的显示模式实施例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装置显示器的显示模式实施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为统另一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辅助监护为统解析流程实施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感测装置 11:孕妇 215:主机IP地址字段
20:网络终端机 21:画面 217:连接端口字段
211~214:字段 216:医院床号字段 218:进行模拟测试字段
219:开始联机按键 220:结束按键 30:计算机辅助监护系统
31:网络界面平台 32:网页服务器 33:数据库服务器
331:数据备份服务器 34:解析处理器 40:电子装置
41:显示器 411:胎心率信息显示区
412:宫缩信息显示 413:胎动信息显示区
414:指示标志 415:滚动条按键
416:开启按键 417:离开按键
42:使用者 50:网络终端机
700:解析流程 701~711: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