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治疗安眠药中毒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4992.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脉源;朱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脉源;朱丽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9/02;A61K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治疗 安眠药 中毒 中药 | ||
技术领域
辅助治疗安眠药中毒的中药
技术背景
由于安眠药(催眠药、安定药)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城镇居民最常见的经消化道中毒的毒物。具资料统计,安眠药中毒占所有门诊急诊疾病的1.31%【1】;占所有中毒类疾病的31%【2】;占药物中毒的73.17%【3】;统计我院急诊科三年(1998~2000年)病例,发现该类中毒占到所有药物中毒的83%。故其危害性很大。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特效解毒剂、催吐、洗胃、导泻和对症。目前国内外常规的清除进入胃肠道毒物的方法是催吐、洗胃和导泻。中毒后虽经反复洗胃,但胃肠粘膜皱褶上仍附着、残存很多毒物,人的肠管有7米长左右,残留量有时很大,如不及时清除,将持续吸收入血,造成病情加重,增加死亡率。所以说,导泻是清除残留毒物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存在重洗胃轻导泻的倾向,目前临床上也没有一个较好的导泻的方法,尤其中医药领域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剂对之。
目前医院内导泻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中药或西药,例如:①硫酸镁、硫酸钠、甘露醇:增加肠内渗透压,高渗导泻;②酚酞:刺激性导泻;③甘油、山梨醇等:渗透性、轻度刺激性导泻;④中药大承气汤;⑤单味中药大黄、番泻叶等;⑥芦荟胶囊等为缓泻剂。综合评价如下:1、疗效不高,有的疗效高但副作用大;2、不具备吸附毒物、排毒功能;3、不具备非特异解毒功能;4、无通利小便的功能。例如,硫酸镁:昏迷病人不宜用故应用局限;硫酸钠、甘露醇、甘油等疗效低;中药大承气汤现场制备来不及;单味中药大黄、番泻叶等又太凌厉,量效不好掌握,用多了会造成该药中毒;酚酞及其他缓泻剂等不适合急性中毒的急诊抢救。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很需要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既高效又方便应用、副作用少,同时具备排毒解毒、通利小便的中药制剂。
注:【1】李继光等。《东北地区急诊疾病谱的研究》急诊医学1997年第五期【2】杨振发等。《急性中毒182例分析》1999年全国急诊学术会论文集【3】李焕德等。《血药浓度监测在抢救药物中毒病人中的临床意义》中国急救医学1992年第五期封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辅助治疗安眠药中毒的中药
主要应用于临床抢救急性安眠药中毒病人时,清除胃肠道残留毒物这一重要环节。剂型为复方纯中药制剂,为水溶液(水煎汤剂),专业加工制备,无菌瓶装,250毫升/瓶。其成分均为国家中药药典认可的法定中药。本发明根据中医药学理论、总结前人和本人临床经验,结合中医药现代药理学知识,并经反复研究、临床实验所得。
本发明配方中,主要采用了:①生大黄②番泻叶:含蒽醌类成分,可刺激结肠推进性蠕动;中医理论其具苦寒性,有泻下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润下软坚、荡涤胃肠作用。③生贯众④芦荟⑤茶叶:有非特异性解毒作用;⑥滑石:可吸附肠毒、利小便以排毒、扶正祛毒。⑦甘草⑧生绿豆:顾护胃气、扶正解毒。诸药合用用以吸附毒物、排毒、解毒、扶正祛毒、通利二便。
本发明经90例中重度催眠药安定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以西医常规处理加用本发明辅助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率为51.7%;总有效率为70.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低血药浓度、促醒时间、排便时间和次数等指标比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也证实本发明对小白鼠胃排空、小白鼠小肠推进率、家兔离体平滑肌等均有显著良性影响。也经LD50测定证实为安全范围很宽的药物。
其主要特点是:①导泻作用强,吸附毒物、清毒、排毒作用强大且可靠;②具有非特异性解毒功能;③通利小便功能;④纯中药复方制剂,无不良作用;⑤瓶装液体应用方便。其成品为棕色较浓溶液,250ml/瓶;用法:病人洗胃后经胃管灌入(清醒的可口服)每次用量250~1000ml不等(视病情轻重和病人反应)。可以每日两次~~三次。
缺点:不宜久存,性能不稳定,疗效降低。三个月期限保质。(本发明获2002年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证书号:2002-3-41a-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配方组分及含量实施例:
配方及用量是:生大黄25克;滑石30克;生贯众30克;芦荟5克;茶叶30克;番泻叶5克;生甘草30克;生绿豆3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脉源;朱丽萍,未经曹脉源;朱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水板栗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