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变速器温度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4928.5 | 申请日: | 200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J·E·舒尔茨;M·A·拉兴;J·P·克雷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61/00;F16H61/14;F16H59/16;F16H59/70;F16H59/7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 武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变速器 温度 方法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4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15,100 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变速器,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变速器温度的方法和 系统。
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的内容仅仅是提供与本披露相关的背景技术,并可以构成 或可以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典型的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温度受各种因素影响,这 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施加在变速器上的操作载荷和状况以及环境状况。 例如,具有以变矩器模式(即,通过变矩器中的变速器液体发生转矩传 递)操作的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增加变速器液体的温度。此外,在重载 加速或陡坡情况下的操作也能够增加变速器的温度。
典型地,变速器热交换器用于通过将变速器液体热传递给发动机冷 却剂系统来冷却变速器。因此,变速器液体的温度受发动机冷却剂温度、 发动机冷却系统容量、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减少附加变速器热负荷的能力 影响。虽然热交换器是有效的,本领域对控制变速器以减小超出变速器 热交换器和发动机冷却剂系统的能力的变速器液体温度而不需要附加 的部件的方法还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中的变速器温度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变速器中液体的温度; 确定是否施用了变矩器锁定离合器;和确定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转矩。然 后,如果所述液体的温度超过阈值、变矩器锁定离合器未施用且发动机 转矩超过第二阈值,则施用变矩器锁定离合器且禁止所述变速器加档。 接着,确定机动车辆的牵引力,当液体温度小于第三阈值、牵引力小于 第四阈值或发动机转矩小于第二阈值时,变矩器锁定离合器释放。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机动车辆是否 在大于第一档位范围的档位范围内;如果档位范围大于第一档位范围, 则减速机动车辆;且当机动车辆的档位变为较低档位时,终止机动车辆 的减速。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方法包括:当机动车辆的档位范围变为 较低档位范围时,将变速器减档为对应于较低档位范围的传动比。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减速机动车辆包括使用发动机转矩限制来减 速机动车辆。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第一档位范围对应于第一传动比。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第一阈值等于第三阈值。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牵引力从发动机转矩和发动机的当前冷却剂 温度、变矩器转矩比、和变速器的当前传动比计算。
进一步的可应用范围从在此提供的说明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说明 和具体示例仅用于图示说明,而不打算限制本披露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示的附图仅用于图示说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披露的 范围。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方法的示范性动力系的示意图;和
图2A和2B是图示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本披露、及其应用 或使用。
参见图1,示范性的动力系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0表示。动力系10 优选为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动力系10包括产生驱动力或发动机 转矩的内燃机12。应当理解的是,发动机12可以为混合燃烧/电动发动 机或任何其它类型发动机,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动力系10还包括自动变速器14。自动变速器14可操作为提供倒档、 停车、和空档以及多个前进档和倒档传动比。变速器14可操作为从高 传动比到低传动比而加档经过这些传动比,以及从低传动比到高传动比 而减档经过这些传动比。在下文,每个前进档传动比常规地标记(从最 高到最低传动比)为1st档、2nd档、3rd档等。此外,每个传动比包括相 应的档位范围。档位范围是对于其选择给定档位的机动车速度范围。档 位范围以类似于传动比的方式标记,例如,1st档位范围、2nd档位范围、 3rd档位范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公司,未经通用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聚糖短纤维增强的纳米支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风扇运转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