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聚核苷酸检测和定量的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4712.9 申请日: 2003-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1348763A 公开(公告)日: 2009-01-21
发明(设计)人: 弗拉基米尔·I·斯列普尼奥夫 申请(专利权)人: 普里梅拉生物系统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M1/00 分类号: C12M1/00;C12M1/34;C12Q1/68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晓东;彭鲲鹏
地址: 美国曼***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核苷酸 检测 定量 设备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3817245.3之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03817245.3 是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申请(PCT/US03/1951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和定量多聚核苷酸的自动化设备。

发明背景

基因组的介入已经在加速药物发现的步伐方面起作用。基因组技术已经在发现 新的药物靶点方面证实了它们的价值。该领域的进一步改进将提供更有效的工具, 使更快、更节约成本地开发潜在的药物。

药物发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鉴定与疾病相关的潜在生化靶点,筛选活性 化合物,并进一步化学设计,临床前测试,最后进行临床试验。该过程的效率仍离 完美相去甚远:花费在研究和开发过程基金中的金钱估计约75%都是走向失败。另 外,产品开发中失败发生地越晚,与该项目相关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有必要早 期消除将会发生的失败,以大大节省整个药物开发过程的成本。这样,原始分子靶 点的质量就成为了节省成本的药物开发的决定性因素。

能够影响靶点鉴定和证实有效性的一个方法是绘制转录谱。该方法对特定条件 下的基因表达进行比较:例如疾病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对照细胞和药物处理细胞 之间或治疗响应细胞和治疗耐受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该方法产生的信息可以直接 鉴别治疗所靶向的特定基因,重要的是显示疾病和治疗中涉及的生化途径。简要地 说,绘制转录图谱不仅提供生化靶点,还同时提供评估这些靶点质量的方法。另外, 和基于细胞的筛选联用,绘制转录图谱将大大改变药物发现领域。使用表型变化作 为功能细胞系统的标记物来筛选潜在药物历来都是成功的。例如,监测培养物中肿 瘤细胞的生长来鉴定抗癌药物。同样,细菌的生存能力被用于针对鉴定抗生素化合 物的分析中。通常在不知道靶向生化途径的前提下进行这种筛选。事实上,鉴定到 的有效化合物揭示出这种途径,并指出真正的分子靶点,使随后的下一代药物的合 理设计能够进行。

可以使用绘制转录图谱的现代化工具来设计新的筛选方法,这些筛选方法将利 用基因表达代替表型变化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例如,这些方法描述在美国专利 No.5,262,311;5,665,547;5,599,672;5,580,726;6,045,988和5,994,076;以及Luehrsen et al.(1997),Biotechniques,22:168-74;Liang and Pardee(1998,Mol Biotechnol. 10:261-7)。对于诸如痴呆、轻度认知障碍、抑郁等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领域 中的药物发现来说,这类方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些领域中表型筛选是不适用 的,但易于建立期望的转录谱,并将之与特定的疾病相联系。鉴定到的有效化合物 将揭示出潜在的分子过程。另外,该方法可有助于开发现有药物的改进形式,这种 改进的药物能同时作用于多个生化靶点,产生所需的药理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和 根据对多靶点结合的优化进行筛选相比,转录应答的变化对药物作用是一种更好的 标记物。

在本发明之前,绘制转录谱最先进的方法是基于使用DNA微阵列的技术,举 例来说,这些技术评论在Greenberg,2001 Neurology 57:755-61;Wu,2001,J Pathol. 195:53-65;Dhiman et al.,2001,Vaccine 20:22-30;Bier et al.,2001 Fresenius J Anal Chem.371:151-6;Mills et al.,2001,Nat Cell Biol.3:E175-8中;并描述在美国专利 No.5,593,839;5,837,832;5,856,101;6,203,989;6,271,957和6,287,778中。DNA微 阵列是通过评价标记多聚核苷酸样品与结合在受试阵列表面上的DNA分子的杂交, 同时比较给定样品中几千种基因表达的方法,其中所述标记的多聚核苷酸样品通过 mRNA的逆转录获得。虽然现有技术提供有关转录变化的有价值的信息,但离完美 相去甚远,还存在有一些问题和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里梅拉生物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普里梅拉生物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