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4328.9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韩江自动化玻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130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镀膜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来满足某种特定需求。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其中Low-E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并且产品对红外线有很高的反射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由于膜层强度较差,一般都制成中空玻璃使用;在进行去膜的过程中,目前对于玻璃边缘的加工机械有很多种,但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尤其是在玻璃移动的过程中只可水平传送,打磨机构的位置较为固定,工作效率低下,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加工的大型工厂使用;现有除膜机一般采用圆环式的磨轮,磨轮中心与玻璃平面是平行的,长时间磨损会导致磨轮的边缘相应尺寸范围有凹陷的情况。此外,若再次去除不同尺寸的镀膜边时就需要修轮或更换新轮,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通过在加工过程中使磨轮的圆环面与玻璃镀膜面相接触,以克服现有技术导致磨轮的边缘相应尺寸范围有凹陷、需要经常修轮或更换新轮、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及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包括:将除膜机的打磨轮安装在打磨头的前端,将打磨头固定在轨道支架上,打磨头的后端连接除膜驱动电机,所述打磨头的端部打磨轮由磨轮圆周面及磨轮圆切面构成,打磨轮与玻璃之间设计有一定的夹角使玻璃与打磨轮具有合适的摩擦强度;当除膜驱动电机带动打磨头开始工作时,打磨头沿着X、Y轴方向在轨道支架上分别进行横向、纵向的移动,所述打磨轮的磨轮中心与玻璃平面垂直,使磨轮圆切面与玻璃镀膜面相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磨轮的圆环面与玻璃镀膜面相接触,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磨轮自转的同时配合玻璃的横纵方向的移动,可加工各种异形的玻璃;磨轮与玻璃之间设计有一定的夹角使玻璃与磨轮有一个合适的摩擦强度,使玻璃的去膜边达到理想的形状及尺寸。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除膜机打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除膜机打磨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打磨头;2、除膜驱动电机;3、轨道支架;4、打磨轮;5、磨轮圆周面;6、磨轮圆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除膜机打磨头的工作方法,包括:将除膜机的打磨轮4安装在打磨头1的前端,打磨头1固定在轨道支架3上,打磨头1的后端连接除膜驱动电机2,打磨头的端部打磨轮4由磨轮圆周面5及磨轮圆切面6构成,打磨轮4与玻璃之间设计有一定夹角使玻璃与打磨轮4具有合适摩擦强度以防止玻璃本身移位或变形,使去膜边达到理想的形状及尺寸;当除膜驱动电机2带动打磨头1开始工作时,打磨头1沿着X、Y轴方向在轨道支架3上分别进行横向、纵向的移动,打磨轮4的磨轮中心与玻璃平面垂直,使磨轮圆切面6与玻璃镀膜面相接触以达到加工各种异形玻璃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韩江自动化玻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韩江自动化玻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具本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铝质螺口包装罐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