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0810094252.X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梦芝 |
主分类号: | A62B7/08 | 分类号: | A62B7/08;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灾救生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火灾救援时,现场大火猛烈燃烧,通道已被大火封住。火场中仍有来不及逃生的人,情况万分危急。这时消防人员戴上本发明,就能如入无火之境。随意出入火场。把被大火围困的人员全部救出。消防员虽然多次出入大火。哪怕时间长达2小时,但仍能豪发无损的顺利完成火灾救援任务。
某森林突然起火,火势猛烈,如不及时扑灭,火势漫燃。将有可能形成遍及数千公顷的火灾。这时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戴上本发明,拿起树枝,猛烈扑打大火,由于本发明提供了消防人员长时吸氧的条件,扑火人员不必顾及避火呼吸,只顾一直扑打,在众人的猛烈扑打下,终于把大火扑灭在萌发之初。
背景技术
人类到达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对大火的救援,已经有了很多方法、措施、工具和器械。灭火剂方面就有水、砂和二氧化碳。至今为止使用最多最便宜,最有效的仍然是水。救火车辆,救火飞机都是将水洒向火场,用于扑灭大火。
火灾发生时,有些人如:妇、幼、老、病、残者来不及逃生,被大火围困了。这时消防人员,带上面罩,背上氧气瓶之类,冲入火场救人。据报道,衡阳和乌鲁木齐火灾救援中,都有消防人员牺牲,从荧屏中看见,乌鲁木齐火灾中牺牲的士官朱晓蕾,冲入火场救人时,因为缺氧而被呛死的。一般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救生,如果得不到氧气呼吸,就会窒息而死。因而,火灾救生中的供氧,就是一个关键问题。
现代的制氧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空气为原料,如工业上从液态空气分馏制取或由沸石分子筛对空气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氮分离制取。前者制取的氧气都用高压贮存在钢瓶里。后者的制氧方法,已经派生出许多种牌号医用制氧机,还有些制氧机是用干电池作电源的。另一类是用过氧化物或氧化物与催化剂反应来制取氧气的。如实验室制氧,就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医用产品氧立得,就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很多氧化物和过氧化场都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制取氧气。
用高压把氧气贮存在钢瓶里,充氧时可以高压到15个大气压,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压力会逐渐降低甚至到0,钢瓶里的氧气因渗透泄漏而“不翼而飞”了。如果此时消防人员使用老早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氧冲入火场救人,是很难从火场中活着回来的。即使背着刚充满15个大气压的钢瓶作供氧冲入火场救灾。万一钢瓶遇热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使用医用氧立得(由A、B两种化学物反应制氧),很不容易控制反应速度。在救火这种紧急情况下,是不适宜的。使用现代医疗的各种牌号的制氧机,用分子筛从空气中分离制氧,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火场的空气中的氧已经被燃烧了。这些都是现时火灾救援进入火场救人的消防供氧技术的薄弱环节。正是这种薄弱环节,导致了衡阳,乌鲁木齐火灾,消防人员的牺牲。
本发明火灾救火器,正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薄弱环节而创造的。所用的制氧物质,长期贮存不会发生分解,化学物(3kg)与呼出的CO2反应放出的氧气,足够支持一个成年人呼吸2小时。能够满足火灾中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救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火灾发生时,向消防人员提供一种器械,戴上这种器械后,可以较长时间获得自由呼吸的氧气。从而能够随意出入火场救出被大火围困来不及逃生的人。或者在森林火场中连续扑灭初起的大火。
本发明的供氧是一个圆形的密封的头盔,头盔的前面是透明可视的。中部的鼻罩由双气管与制氧的化学品器连接。鼻罩处连接着呼气(CO2)管和吸气(O2)管。呼气管口镶入1cm见方的缓冲腔,缓冲腔另一面镶着气管,直通制氧剂瓶底。气管进入缓冲腔的一面装有软胶片(活阀)挡着管口,呼气时,活阀被冲开,CO2进入并通过气管到达制氧剂,与制氧剂反应放出氧气,吸气管缓冲腔装的软胶片(活阀)位置是在供气管口上。吸气时,吸来的O2气把软胶片冲开,O2吸进来,这时CO2管活阀关闭,以防CO2被倒吸。如此形成呼吸顺畅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梦芝,未经王梦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