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4038.4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爱民 |
主分类号: | C03B5/00 | 分类号: | C03B5/00;C03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蓄热 火焰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池炉,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于2003年发明申请了一种专利号为“200320122148.X”,名称为“新型蓄热式马蹄焰玻璃池炉”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熔化池,蓄热室,加料口和流液洞,其特别之处在于熔化池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1。熔化池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优选0.95-0.4。熔化池的纵向长度优选4-12米,熔化池的横向宽度优选8-28米。熔化池底部前端制有横向的向流液洞下倾的导流槽,熔化池底部制有纵向的向导流槽下倾的导流坡。导流坡和导流槽的斜度为0.5-20%。熔化池底部最高处至玻璃液面的距离为0.5-2.4米,加料口为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两个,流液洞为在熔化池前端的1个或前端分布的2-5个。蓄热室为左右分开设置的两个。两个加料口分别设置在熔化池两侧的基部。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玻璃熔化质量好,便于扩大池炉的熔化面积,生产效率高,节省燃料,方便操作和投资少的优点。但是,在本发明人实施还发现,其火势调整不好时,火焰有时容易短路(在玻璃熔化池中部走近路),有时容易烧坏对面墙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火焰不会短路,也不会烧坏墙壁的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小炉和蓄热室,加料口和流液洞或表面取料口,熔化池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1,其特别之处在于熔化池短边两侧配置小炉和蓄热室,熔化池长边两侧配置加料口和出料口,或熔化池长边两侧配置加料口,熔化池底面配置出料口。如此设计,短边两侧配置小炉和蓄热室可使火焰沿长边直线加热玻璃料,火焰不会走近路,出现短路问题,也不会烧坏墙壁。既能延长使用寿命,又有利于充分发挥火焰加热功能,提高热效率。
熔化池短边两侧各配置一个或并列的多个小炉和蓄热室。
作为优化,熔化池一侧长边中部设置一个出料口,另一侧长边两端各设置一个加料口;熔化池一侧长边中部设置一个加料口,另一侧长边两边各设置一个出料口;熔化池一侧长边设置多个加料口,另一侧长边设置多个与之对应的出料口;熔化池两侧长边中部都设置一个加料口或出料口,两侧长边两端都各设置一个与前述加料口或出料口配用的出料口或加料口。如此设计,可根据玻璃熔化池不同的长宽比和实际需要,自由选择适用。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口为流液洞或表面取料口,熔化池为加深的垂直熔化池。如此设计,流液洞为底部取料。熔化池为加深的垂直熔化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玻璃液质量,还有利于节能。
作为优化,熔化池底向出料口倾斜。如此设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玻璃液质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具有火焰不会短路,也不会烧坏墙壁,能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充分发挥火焰加热功能,提高热效率,方便维护,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1,小炉和蓄热室2,加料口3和表面取料口41,熔化池1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1,熔化池1短边两侧配置一个小炉和蓄热室2。熔化池1一侧长边中部设置一个表面取料口41,另一侧长边两端各设置一个加料口3。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1,小炉和蓄热室2,加料口3和流液洞42,熔化池1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1,熔化池1短边两侧配置一个小炉和蓄热室2。熔化池1一侧长边设置三个均匀分布的加料口3,另一侧长边设置三流液洞42。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发明蓄热式横火焰玻璃池炉包括熔化池1,小炉和蓄热室2,加料口3和流液洞42,熔化池1的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1,熔化池1短边两侧配置一个小炉和蓄热室2。熔化池1两侧长边中部都设置一个流液洞42,两侧长边两端都各设置一个加料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爱民,未经卢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