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3971.X | 申请日: | 200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02 | 分类号: | H04W16/02;H04W16/18 |
| 代理公司: | 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 军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小区 分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频分双工模式(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为了提升智能天线的性 能和应用场合,提出了小区分区(Cell Portion,CP)概念,小区分区是小区的 一个半静态的地理区域,不区分上下行,基站(Node B)可以向无线网络控制 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上报该区域的测量结果,小区分区ID 在一个小区内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小区分区,可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25.887R6版本关于小区分区的定 义。
图1为FDD模式下实现小区分区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实现 方案中,一个小区内配置了4个小区分区,即CP1、CP2、CP3和CP4,每个 CP覆盖约20度的范围。这4个小区分区共享一组由8根天线组成的智能天线。 为了实现小区分区功能,RNC需要为每个小区分区配置一个专用的辅公共导 频信道(Secondary Common Pilot Channel,SCPICH),Node B通过UE反馈所 检测到的SCPICH信道而知道UE所在的小区分区的位置。
FDD模式下定义的小区分区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 模式下就是智能天线的一定波束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夹角范围内 的覆盖区域。目前,3GPP协议还没有补充TDD模式下小区分区的应用。
在TDD模式下,智能天线在无遮挡情况下测量的精度很高,但是,在城 区或室内,由于反射、多径的存在,AoA的测量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UE所在 方向,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3GPP中FDD关于小区分区的现有 技术无法应用于TDD模式中。为提高智能天线的应用,需要补充和调整TDD 模式下小区分区的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TDD模式下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其中,一个小区内包含第一数目组天线, 每组天线的覆盖范围定义为一个小区分区,所述每组天线中包含第二数目根天 线;其中,所述第一数目大于1;所述第二数目大于等于1。
其中,所述各个小区分区支持相同的频点集合,码资源在所述小区分区之 间共享,公共信道和共享信道在所有小区分区内占用相同的码资源。
其中,当小区分区的隔离度达到预定要求时,由Node B为不同的小区分 区中的用户分配相同的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信道。
所述预定要求为同一物理信道在不同的小区分区之间的干扰被忽略时。
另外,所述第一数目大小取决于实际的覆盖需求。
其中,当需要高用户量的室内覆盖、或者覆盖区域存在覆盖盲点需要补盲、 或者覆盖区域存在热点区域需要补热时,所述第一数目大;反之,所述第一数 目小。
另外,所述第二数目大小取决于实际覆盖场景、和/或覆盖区域大小、和/ 或话务量的需求。
其中,对于传输距离较短、覆盖区域集中、功率较低的覆盖场景、或者话 务量小时,使用单根或少根天线的小区分区;对于覆盖范围较大、传输距离较 远的覆盖场景、或者话务量大时使用多根天线的小区分区。
本发明所述的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适用于频分双工FDD模式和时分双 工TDD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依照本发明的在TDD模式下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 能够提高智能天线的应用场景,并有效解决复杂场景下的组网和覆盖问题,尤 其是密集城区、室内和补盲补热的应用场景;另外,该方法不需要修改无线接 口的协议标准,只需要RNC和Node B协作即可完成小区分区资源的分配; 并且,还能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UE进行信道估计再反馈所在小区分区给Node B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FDD模式下实现小区分区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TDD模式下实现小区分区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现小区分区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