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光盘的托盘装置和制造该托盘装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661.8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良;杨明生;谢威武;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6 | 分类号: | G11B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寇英杰 |
地址: | 52308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光盘 托盘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盘的托盘装置,该托盘装置用于在对光盘,特别是一种光学数据载体如BD蓝光光盘的保护层进行涂胶时使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上述托盘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最新的光盘比如BD蓝光光盘技术采用了更短的波长(450nm)和更大的数值孔径(NA=0.85),因此盘片对于平直度的要求大大提高,激光读取平面的垂直方向精度要求控制在±2μm的范围内,所以BD光盘对于保护层的均匀性和厚度精度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同时,为了保护盘片表面不被划伤,过去一般采取在保护层上面再涂一层硬膜的方法来保护盘片。现在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护层材料,可以使保护层同时起到硬膜的保护作用。因而,BD盘片的保护层是光盘盘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层涂胶的好坏直接影到响盘片的质量,所以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BD蓝光光盘的保护层的涂胶工艺方法。
目前的BD蓝光光盘的保护层涂胶方法主要采用在1.1mm厚的基板上直接形成0.1mm保护层。一般是通过下胶装置把胶水下到盘片上,然后通过托盘装置带着光盘高速旋转来使胶水均匀的涂在盘片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这种涂胶工艺会使盘片上的胶水从盘片的中心沿着径向方向由薄变厚。通过多次工艺试验,发现在盘片半径20mm-50mm之间的区域即盘片中心区域和内圈区域的保护层的厚度比较均匀,能够达到盘片要求,但是在盘片半径50mm-60mm之间的区域即外圈区域的保护层过厚,从而导致整个盘片的保护层的均匀性很难达到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做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光盘的托盘装置,该托盘装置用于在对光盘的保护层进行涂胶时使用,该光盘特别是一种光学数据载体如BD蓝光光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托盘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光盘的托盘装置,包括:托盘内圈层,用于在其上放置光盘盘片;旋转轴,其垂直地延伸穿过所述托盘内圈层的中心,光盘盘片的中心孔定位在该旋转轴上;以及真空管道,用于通过压力差将光盘吸附在托盘内圈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托盘外圈层,该托盘外圈层围绕所述托盘内圈层的外周缘设置在该托盘内圈层上,当光盘放置在所述托盘内圈层上时,该托盘外圈层的上表面与光盘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托盘外圈层与所述托盘内圈层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宽度优选地在0.1mm-1.0mm之间。
所述托盘内圈层的直径为120mmm,所述托盘外圈层的直径为130mm-200mm。
所述托盘外圈层可以与所述托盘内圈层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上述托盘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托盘内圈层;
形成托盘外圈层,并且将该托盘外圈层围绕所述托盘内圈层的外周缘设置在该托盘内圈层上;
设置所述托盘外圈层与所述托盘内圈层,使得该托盘外圈层和该托盘内圈层的交接处形成一间隙,并且使得当光盘放置在所述托盘内圈层上时,该托盘外圈层的上表面与光盘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间隙的宽度优选地在0.1mm-1.0mm之间。
可选择地,形成所述托盘外圈层的步骤包括使所述托盘外圈层与所述托盘内圈层一体地形成。
所述托盘内圈层的直径通常为120mmm,所述托盘外圈层的直径为优选地为130mm-200mm。
通过在托盘内圈层的外周缘上设置托盘外圈层,等效于加大了光盘的直径,从而使得光盘具有了虚拟的外圈区域,而原来的光盘的外圈区域变成了内圈区域。这样在涂布保护层时,托盘装置带着光盘旋转,从而在光盘整个范围内的保护层上可以获得很好的均匀度。另外,由于在托盘内圈层和托盘外圈层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拿取盘片时避免了划伤盘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托盘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托盘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X-X的放大示意图,更清楚地显示了托盘外圈层,以及托盘内圈层与外圈层之间的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焦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