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2363.7 | 申请日: | 2004-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芳片邦聪;三上豪一;坂元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8/12 | 分类号: | H01M8/12;H01M8/02;H01M8/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板;
配置在该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电解质;和
由在该电解质的同一个面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燃料极和空气极 构成的至少一个电极体,
所述电解质、燃料极和空气极通过印刷形成,
所述燃料极和空气极的膜厚为10μm~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配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上的电解质;和
由在该电解质的同一个面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燃料极和空气极 构成的电极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 于:
配置有多个所述电极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连接所述多个电极体的内部连结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解质上,在相邻的所述电极体之间,形成有分隔这些电 极体的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质在相邻的所述电极体之间被隔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解质上,在相邻的所述电极体之间,形成有分隔这些电 极体的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质在相邻的所述电极体之间被隔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电解质之间配置有绝缘材料。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贯通所述电解质直至达到所述基板。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电解质之间配置有绝缘材料。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贯通所述电解质直至达到所述基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体构成为:一个电极隔开规定间隔包围另一个电极的周 围。
14.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具备多个具有电解质、燃料极 和空气极的单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撑所述多个单电池单元的基板,
所述各单电池单元的电解质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在基板上,
所述各单电池单元的燃料极和空气极在该单电池单元的电解质的 同一平面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
所述电解质、燃料极和空气极通过印刷形成,
所述燃料极和空气极的膜厚为10μm~100μ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 于:
还具有连接所述多个单电池单元的内部连结器。
16.如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其特征 在于:
所述基板由陶瓷材料构成。
17.一种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通过印刷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电解质的步骤;和
通过印刷形成由在所述电解质的同一个面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 燃料极和空气极构成的至少一个电极体的步骤,
各电极的膜厚为10μm~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23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质子导电膜、膜电极组件以及燃料电池
- 下一篇:绝对角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