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2179.2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 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系统中切换网络连接线路的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从人类历史转入二十一世纪,网络使用越来越大众化,已经不得不重视网络与人类互动的事实。以往从报章杂志、广播、电影电视接收信息的人类,到如今皆可通过网络来实现,网络普及所带来的生活、思想型态、流行的转变,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文化。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是最经济且涵盖范围最广的信息传递媒介,在人类对于使用网络越来越依赖的情况下,对于使用网络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一般对于网络质量的要求,主要是以网络带宽作为考虑因素,简而言之,带宽即为上网的速度,其用以计算的单位为bps(bits persecond)。当带宽越大,代表每秒可传输的位数更多,网络使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传输的数据量也更多。网络带宽对提供实时影音服务的网络系统尤其重要,数据传输越快,才能使影音服务实时呈现而不会发生延迟或失真的现象。
然而网络质量除需考虑带宽大小,也需考虑网络连接的软硬件设备,为了不使网络使用因网络故障而中断,除一方面在增加网络带宽以外,另一方面还需善用备援装置来维护网络的质量。现有提出利用多组网络联机模块同时与网络系统连接的技术,当其中一条连接线路发生问题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切换至其它网络联机模块并修改联机设定,使中断的联机可重新建立。
然而上述现有的备援装置固然可以让使用者能重新建立中断的联机,但仍存有以下的缺点需要改进。
第一个缺点为费时间。当连接线路发生问题时,需以通过管理者以人为方式查找问题点,并于有备用连接线路时,切换至其它连接至备用连接线路的网络联机模块并修改联机设定。此时使用者若不具备切换电路与修改设定的知识,就无法进行联机重建。纵然具备足够知识,仍需要花费相当时间进行作业,整体来说非常不方便而且费时间。
第二个缺点为数据传输中断。进行备援装置更换及设定作业时,网络连接即中断。使用者须待备援装置切换并设定完成后,始得重新开始传输数据。若此时网络系统所执行的服务为实时影音提供,或是传输重要数据,将会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能提供一种有效率的备援系统与方法,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使得用户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不至中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能有效提升在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备援系统与方法,以节约时间及避免传输中断导致重要数据流失。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备援系统,应用于计算机装置,该计算机装置通过正用网络连接线路以及至少一个备用网络连接线路连接至网络系统,该网络备援系统包括:设定模块,用以依据预设的网络连接线路设定规则,切换该正用和/或备用网络连接线路;以及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该计算机装置连接的该正用和/或备用网络连接线路的联机状态是否正常,并于检测出该正用和/或该备用网络连接线路异常时,令该设定模块依据该预设的网络连接线路设定规则,切换与该计算机装置连接的该正用和/或备用网络连接线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计算机装置,该些计算机装置通过第一网络系统连接至该正用和/或备用网络连接线路。该第一网络系统可例如为局域网络系统,而该第一网络系统则可例如为有线和/或无线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备用网络连接线路,且该设定模块,用以依据预设的备用网络连接线路设定规则,依序切换该正用和/或备用网络连接线路。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该正用网络连接线路及该备用网络连接线路的路由装置,该路由装置可例如为调制解调器,且该路由装置相对于连接该计算机装置的一端用以连接至第二网络系统。此外,该第二网络系统可例如为广域网络系统,且该第二网络系统则可例如为有线和/或无线网络系统。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该网络备援系统进一步包括记录模块,用以记录该设定模块以及该检测模块的运行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2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新统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葱子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