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通信机及使用该便携通信机的车辆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2126.0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平峰正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E05B4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通信 使用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要进行车门的开锁·上锁、发动机起动等的远程操作,车载信息设备操作,或车辆状态的确认·监视等情况下的便携通信机及使用该便携通信机的车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提高汽车操作方便性的车辆通信系统,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利用通过操作便携通信机的操作开关发送的红外线等的无线信号,远程操作车门开锁、上锁的无钥进入系统。这种无钥进入系统中,便携通信机发送包含识别该便携通信机用的识别数据的信号,车载机接收并核对该信号,对车门进行开锁、上锁。
另外,为提高方便性,已知还有如专利文献2所述,携带便携通信机的使用者通过操作设置在车门侧的开关取代从皮套中取出便携通信机并操作开关,来自动进行车载机与便携通信机之间的识别数据通信、信号处理的无钥进入系统。这种无钥进入系统中,根据门侧的开关操作,车载机向便携通信机发送利用LF信号的请求信号。所述便携通信机当接收到该请求信号时就从待机状态中唤醒,发送包含识别数据的信号。进而,车载机接收、核对该信号,对车门进行开锁、上锁。
另外,也提出了使用近年来明显普及的手机和PDA等便携终端的无钥进入系统。通过将手机和PDA用作汽车用便携通信机,若携带了手机和PDA的话,就没有必要带走汽车钥匙,十分方便。作为这种无钥进入系统,例如有专利文献3至5。它们在手机与车载机之间的通信媒体各不相同,专利文献3中,车载机与手机之间的通信经由公共网络来进行。专利文献4中,利用手机频带的微弱电波或由蓝牙标准产生的电波进行通信。专利文献5中,PDA等的便携设备与车载机之间的通信利用由蓝牙标准产生的电波来进行。
作为其他的车辆通信系统,已知有用便携通信机显示并确认包含位于远离使用者的车辆的安全的车辆信息的车辆信息确认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6中,接收来自便携通信机的请求信号的车载机,向所述便携通信机发送门锁和刹车的状态、车辆位置图像等的车辆信息,便携通信机显示该信号。
该车辆信息确认系统中也与上述的无钥进入系统一样,提出将手机用作便携通信机的车辆信息确认系统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7中,通过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发送接收车辆信息。通过利用手机,能利用手机中标准装备的精密的显示器件和输入单元等的用户接口,借助变更软件来提高方便性是可能的。
另外,近年来,安装导航装置等信息设备的车辆在增多,对目的地的设定,提出利用无钥进入系统的便携通信机的系统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8中,用个人电脑生成对导航装置的目的地设定用的控制数据,通过无钥进入的便携通信机与车载机的接收单元发送到导航装置,简化了目的地设定的操作,提高了方便性。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92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76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8-234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193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115438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0-266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5-297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2004-10801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与2所述的以往的无钥进入系统与上述专利文献6所述的以往的车辆信息确认系统中,具有相类似的无线部分的构成,且不能共用操作开关和车辆上的显示单元,希望有无钥进入功能和车辆信息确认功能两者的使用者,存在携带各自专用的便携通信机的不便。另在合并以往的无钥进入系统的便携通信机与以往的车辆信息确认系统的便携通信机时,存在使便携通信机大型化的问题,对主要使用无钥进入系统的用户而言,难说提高了方便性。
另一方面,如上述专利文献3、4、5所述的无钥进入系统与上述专利文献7所述的以往的车辆信息确认系统那样,在用手机或PDA等的便携终端作为便携通信机的通信系统中,有可能将无钥进入系统与车辆信息确认系统各自的专用便携通信机合并为便携终端。但是,手机等的便携终端与专用的便携通信机相比较,电池的消耗大。特别是无钥进入的便携通信机,人们希望以通常的操作状态不换电池地工作1到2年左右。便携终端由于无钥进入功能和车辆信息确认功能以外的使用状况造成的电池消耗大,存在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
另外,不一定所有的使用者都持有便携终端,例如,在家人或朋友等的第三者想要钥匙的情况下,除了存在必须提供便携终端本身的问题外,方便性上还存在问题,便携终端尺寸比专用的便携通信机大,单纯的门锁控制也不如专用的便携通信机来得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2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日志解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信息自动索取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