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91687.9 | 申请日: | 200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熊崎健太;松原亨;田端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F16H61/32;B60K6/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柴智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装置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具有能够执行差速作用的差速机构的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中适当限制电动机转速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尝试提供一种四轮驱动车辆,其中前轮和发电机用发动机驱动,而后轮直接用电动机在接收从发电机供应的电力时经由离合器接合装置驱动。目前已知一种用于这种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中当分离离合器接合装置以将四轮驱动状态切换到前轮驱动状态时,执行两个操作,即分离离合器接合元件以及在执行电动机的场电流切断控制的同时中断对这种电动机的电力供应。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4-266958A)公开了一种代表上述驱动控制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目前还已知一种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5-172044A)中公开的驱动控制装置。
本发明相关的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包括电控差速部分,该电控差速部分具有:差速机构,其包括在驱动力传递状态中连接到发动机的第一旋转元件、在驱动力传递状态中连接到第一电动机的第二旋转元件、和与通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相连的第三旋转元件;连接到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二电动机;以及形成动力传递路径一部分并用作自动变速器的自动变速部分。利用这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例如,如果车辆驾驶员操作变速杆以断开从第二电动机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则差速机构执行差速作用,因此控制第二电动机的转速变得复杂。这导致第二电动机可能以超过允许转速的高速旋转。在第二电动机以这样的高速旋转时,有可能导致第二电动机的耐久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应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以便与动力传递路径的断开同步地中断对第二电动机的电力供应,在此复杂控制下第二电动机的转速也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第二电动机的转速由于上述差速作用而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第一电动机转速。于是,在第二电动机被施加来自发动机的高转矩并以在允许转速附近的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在防止第二电动机高速旋转方面遇到了困难。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可工作以执行差速作用的差速机构和电动机,该控制装置可以防止出现电动机的高速旋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中,(a)所述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包括电控差速部分,所述电控差速部分包括:差速机构,所述差速机构在驱动力传递状态中连接到发动机,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的工作状态来控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状态;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连接成使得动力能够在驱动轮与所述第二电动机之间传递;以及变速部分或接合元件,所述变速部分或接合元件形成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b)所述差速机构包括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的差速作用限制装置;并且(c)当所述变速部分被置于空档状态从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被中断时,所述控制装置工作以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当车速处于超过给定车速判定值的高车速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车速判定值是所述变速部分的速比的函数。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发动机输送的输出转矩处于超过给定发动机转矩判定值的高转矩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转速处于超过给定第二电动机转速判定值的高转速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变速部分的输入轴的转速处于超过给定输入轴转速判定值的高转速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变速部分中所包含的接合元件的转速处于超过给定接合元件转速判定值的高转速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差速作用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差速机构的差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条形码的建立方法和网络设备
- 下一篇:液晶显示模块短路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