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手持通讯装置浏览网络信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683.0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勇;陈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通讯 装置 浏览 网络 信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手持通讯装置浏览网络信息的方法,尤指一种可客制欲浏览的网页以方便在手持通讯装置的有限显示区域轻易观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因特网的蓬勃发展,让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PDA等通过网络连接上因特网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应用,通过因特网,人们可藉由浏览各式各样的网页,获得各种所需的信息。然而现在于因特网上提供的信息内容,以及网页上的编排设计,均是针对现有个人计算机的浏览环境所设计,因此在设计与技术上皆针对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架构而考虑。在这样的考虑之下,会假设使用者的个人计算机配置有一桌上型、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幕(大于800×600pixels)、一具有极强运算能力(大于1GHz CPU clock)的处理器及以充裕的网络频宽(ADSL/Fiber connection),利用该屏幕通过一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来观看网页。
另一方面,因为手持通讯装置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且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其中之一便是利用手持通讯装置进行上网操作,但手持通讯装置由于必须具有可移植性,因此在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耗电量、续航力、内存容量、处理器计算能力、上网联机速度,甚至行动上网网络传输费用等,相对于个人计算机的运作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异,以手机、PDA等装置上网浏览网页时,往往无法像使用个人计算机般顺畅地观看。因此目前使用手持通讯装置进行上网的使用者,一般都会有不甚愉快的使用经验,常见问题包含观看速度过慢、屏幕太小需要不断地卷动翻页,甚至因为网站编写网页所使用的语言(ActiveX/Java Applet/JavaScript)导致根本无法在手持通讯装置上正常浏览。
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可上网手持通讯装置,网页内容供货商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便是使用简化过的文件编码格式以减低数据传输的流量与浏览器所需要的运算能力。然而这类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专门再进一步为手持通讯装置重新调整网页格式,对于绝对多数的网页内容来说,并无法有效地解决手持通讯装置浏览的问题。因此,以RSS来说,如图11所示,该技术仅能提供网页的标题连结(title link)及其纲要(abstract),当使用者欲进一步仔细观看详细内容时,必须点选一超级链接(hyper-link)。如第图12所示,点选超级链接后仍是连结至供一般个人计算机浏览的原始复杂组成网页。大多数的网页内容提供者甚至没有考虑到手持通讯装置的浏览需求,因此在网页上根本没有提供RSS服务,完全不适合手持通讯装置浏览。
一般的个人计算机中除了具有Microsoft Windows、Apple MAC等操作系统外,亦安装有一浏览器(web browser),所谓的浏览器是一种应用软件,常见的种类有Internet Explorer、Firefox等。浏览器主要用来将来自一远程网站传送而来的网页数据解译成人类可读取辨识的展现形式(human readable format),例如以文字、图片、影像、音乐等型态呈现,而个人计算机端接收到的网页数据在未解译前是采用数字编码技术组成的二进制数据串(binary data stream)。除了由远程网站传送信息到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端,很多的应用尚需由客户端输出数据至远程网站,以获得双向的互动,这些会发生在查询、过滤、验证用户等情况。
为了包装前述网页的文字、图片、影像、音乐等内容,并提供用户互动性,业界制定了一套标准的通讯协议,即超文字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Language,HTML),这是一种提供网页编制的语言(makeup language for webpages)。请参考图13所示,通过HTML的编码(encoding)过程,网站可以把所有的文字、图片、影像、音乐,甚至如JavaScript之类的程序代码等内容先行包装后,再传送至使用者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以浏览器解开这些包装后,还原原始内容而呈现给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