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炎活性的乳杆菌分离株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1395.5 申请日: 2008-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1575582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1
发明(设计)人: 俞笃文;李浚笙;谢丰钦;陈靓珮;黄璻尹;吕英震 申请(专利权)人: 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A61K9/00;A61P19/02;A61P29/00;A23L1/30;C12R1/225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晓红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活性 杆菌 分离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两株具有抗炎活性以及有益的益生性质(beneficial probiotic properties)的乳杆菌分离株,也就是沙克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GMNL-76以及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GMNL-89,它们分别以保藏编号BCRC910355与BCRC 910340被保藏于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FIRDI)的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以及以保藏编号CCTCC M207153与CCTCC M 207154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这两株乳杆菌分离株及其继代培养后代可被用于制备各式的食品产品,以及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和/或缓解与炎症有关联的疾病(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它会造成关节(例如手、足、腕、肘、膝以及踝关节)的肿胀、变形、疼痛、萎缩以及僵硬。长期的慢性关节炎会逐渐侵蚀掉正常的关节骨细胞,导致关节变形以致最后丧失功能。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侵犯关节以外的部位,例如腺体(诸如唾液腺、泪腺以及淋巴腺等)、器官(诸如肝脏、脾脏、心脏以及肺脏等)或系统(诸如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进而造成类风湿性血管炎、胸膜肺征候(pleuropulmonary manifestations)(包括间质纤维化、胸膜肺结节、肺炎与动脉炎)以及费耳提氏综合征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主要是落在40至50岁之间,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4倍。至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切致病原因仍是未知,但是,先前的研究显示:遗传倾向、环境诱发、自身免疫现象、慢性炎症、细胞运输以及治疗等都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关联。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灶是滑膜组织。正常关节内的滑膜细胞不会超过3层,但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内则会出现明显的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可能是肇因于患者的免疫细胞不正常地攻击自身的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的I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CII)。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被检测出具有对II型胶原具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或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由IgG的Fc区域的糖基化缺陷而引发的自身抗体,其中以IgM最多见,而IgG、IgA也有发现。类风湿因子在大约8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检测到,它与原始抗原结合之后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沉积于滑膜、软骨或血管中而造成病变。

已知细胞因子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组织修复、细胞生长、纤维化、血管发生,以及免疫应答。因此,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M.Feldmann et al.(1996),Annu.Rev.Immunol.,14:397-440此篇回顾性论文中,M.Feldmann等人借由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调控来探讨RA的发病机制,其中细胞因子被区分为下面四大类别:(1)促炎细胞因子;(2)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3)趋化性细胞因子;以及(4)促有丝分裂细胞因子等。

促炎细胞因子是一群由1型T辅助细胞(简称Th1细胞)所产生的能够调节延迟型过敏反应的分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风湿性疾病中所观察到的软骨破坏已被普遍地认为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所造成,该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由对促炎细胞因子(诸如IL-1或TNF-α)有反应并被活化的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所产生。M.Feldmann等人进一步提到:将IL-1或TNF-α注射至经胶原免疫的小鼠或大鼠体内,或将IFN-γ局部注射到经II型胶原免疫的小鼠的脚掌中,皆会加速关节炎的发生并增高疾病的严重性(M.Feldmann et al.(1996),同上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景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