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安全执行被加密程序的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919.9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0/00 | 分类号: | G11B20/00;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执行 加密 程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程序的方法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安全执行被加密程序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多媒体内容的普及化,通过广播、缆线、随选视频、实体化的媒体装置以及其它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来源,消费者可以轻易取得为数可观的数字视频或音频内容。此外,目前多数的数字设备如个人计算机(PC)、DVD录放机等,更是允许使用者可任意针对这些视频或音频内容进行录制、随选欣赏、时间平移录像(time-shift)或再制。而随着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如可发送视频服务的网络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不仅提供了许多可下载的数字媒体内容,也是大量随手可得的视频内容来源。
目前大多数的视频内容多建立并储存为MPEG-1、MPEG-2或DV(数字视频)等格式,而这些视频格式也是相当普及的视频格式。同样地,音频内容多被建立并储存为MP3、WAV、或MPEG音频等格式。由于具有这些视频或音频格式的媒体文件多具高度可移植性,多媒体内容在众多规格的加持下,变得更容易流通及分享。
另外,现在也有多种多媒体内容格式,其可兼容于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视频播放系统。由于DVD具有的高储存容量的特性,利用光盘作为储存介质的DVD标准规格也成了市面上的主流格式,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数字视频或数字音频以高质量的格式储存,如高清晰度电影、电视节目、音乐节目影片等,皆相当普遍而广泛地以DVD格式流通于市面上。
而继DVD标准规格之后,目前至少有数种多媒体储存规格可望成为下一代数位多媒体的主流规格,其中有两种相当具竞争性的次世代光储存标准相当具有潜力,一为蓝光光盘(Blu-ray Disc),另一则为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光盘(High Definition Digital Video Disc,HD DVD)。如同其它新兴的规格,蓝光光盘除了提供超越DVD以及其它目前的光储存介质多样优势特性,例如大幅增加的储存容量以及高度的互动性(例如自订式盘片内容、无缝选单浏览、网络连接性等),蓝光光盘的架构更使得多媒体内容提供者在创制互动性商品时功能上几乎不受到限制。作者拥有完整的自由度来设计使用者操作接口,这样的操作接口让使用者仅需通过遥控器上标准的浏览按钮就可轻易控制多媒体内容的运作。综合而言,这些新一代的多媒体标准,如蓝光光盘或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光盘,让使用者对视频内容享有更高阶的控制能力以及互动性。
然而不幸的是,在科技不断发展而提升了多媒体内容的流通力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视频以及音频)作品遭到盗版再制的程度也逐年提升。对于像DVD之类的储存介质来说,虽然目前厂商使用了各式各样的防盗拷机制来遏止盗版的行为,但由于取得以及复制储存于DVD上的多媒体内容的能力也不断地在提升,盗版行为始终无法销声匿迹。即使对于新一代具有高互动特性的多媒体规格(如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光盘或蓝光光盘)来说,视频以及音频的剽窃也极有可能成为主要的问题。
为了抑制这些未经授权的多媒体内容复制以及散播行为,影音作品的出版商及作者必须寻求更高阶的技术来限制对这些数字内容的存取能力。其中数字权利管理(digital right management,DRM)便是一般用来对多媒体内容产生限制性存取的技术。数字权利管理是一种整合多样技术的保护措施,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多媒体播放软件,所述多媒体播放软件可通过对多媒体内容加密的方式达到限制存取的目的。然而,利用软件应用程序来限制加密内容的存取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许多案例显示,这些应用程序仍可以轻易被取得且通过逆向工程被反编译。即使DVD上具有保护机制,使用者仍可找到许多方式来破解这些保护机制,其中一种方式便是利用修改商业DVD播放软件来破解一通常这些商业DVD播放软件具有将多媒体文件解密、解码后直接以串流写入的方式储存于计算机硬盘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