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液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0379.4 | 申请日: | 200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2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学 变焦 功能 液晶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由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2个液晶元件构成,与透镜一起配置在光轴上构成光学变焦系统,通过施加电压形成折射率分布,发挥光学变焦功能,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液晶元件具有一对基板和夹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液晶,在所述一对基板的一个上形成了公共电极、另一个上形成了段电极,按照使大小、或配置间隔、或者其两者沿着将上述段电极划分为同心圆状时的半径方向而变化的配置图形,在上述段电极上形成不存在电极材料的多个非电极部位,在上述非电极部位的内侧,在施加电压时液晶不均匀地取向,在上述的一对基板上,分别在厚度方向上穿设有多个孔,并且在上述孔中设置与上述公共电极和段电极的某一个连接的端子,在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上形成了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不施加电压时的液晶的取向方向,在2个液晶元件中正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将基板形成为方形,液晶沿着上述基板的光束通过的圆形区域被密封,在上述圆形区域以外的角部附近设置液晶的注入口和端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将基板形成为方形,液晶沿着上述基板的光束通过的圆形区域被密封,在上述圆形区域以外的角部附近设置液晶的注入口和端子。
5、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与层叠的各个液晶元件的公共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与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在厚度方向上相互连接,分别汇聚到位于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外侧的一个基板上设置的端子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与层叠的各个液晶元件的公共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与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彼此之间,在厚度方向上相互连接,分别汇聚到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最外侧的一个基板上设置的端子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将与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和与另一方的液晶元件的段电极连接的端子,设置在位于方形的基板的对角上的角部附近,在剩余的角部附近设置与公共电极连接的端子和液晶的注入口。
8、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其特征在于,将构成了光学变焦系统时光束通过的区域的外侧遮光。
9、一种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是上述权利要求7记载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在成为母材的基板上设置与多个液晶元件相对应的端子和注入口的工序;形成段电极的工序;在已形成了上述端子、注入口和段电极的基板上,在相对置的位置设置端子,并且与已形成了公共电极的另外的基板组合的工序;组合之后,从注入口注入液晶的工序;对于经过上述各工序制造的排列了多个液晶元件的组,使经过同样的各工序得到的另外的组翻过来并且旋转90度之后,与上述的组层叠的工序;切割成一个个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工序。
10、一种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是上述权利要求7记载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在成为母材的基板上设置与多个液晶元件相对应的端子的工序;形成段电极的工序;在已形成了上述端子和段电极的基板上,在相对置的位置设置端子及注入口,并且与已形成了公共电极的另外的基板组合的工序;组合之后,从注入口注入液晶的工序;对于经过上述各工序制造的排列了多个液晶元件的组,使经过同样的各工序得到的另外的组翻过来并且旋转90度之后,与上述的组层叠的工序;切割成一个个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表面形成与各个端子共同连接的检查用的布线,在对于排列了多个液晶元件的组层叠另外的组的工序之前,或者切割成一个个的双单元结构的液晶元件的工序之前的某一方或两方的时刻,利用上述布线进行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碧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3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