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轴位移平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90343.6 | 申请日: | 200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城;周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荣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位移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透过支撑架进行线性模块迭置的三轴位移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工业的蓬勃发展,工具机的演进逐渐替代人力,为了提升多轴加工的灵活性,市面上进而发展出一种三轴位移平台90(请参阅图1所示),此三轴分别为X轴、Y轴及Z轴,三轴位移平台包含一用于X轴向位移的X轴线性模块91、一用于Y轴向位移的Y轴线性模块92、一支撑架93及一用于Z轴向位移的Z轴线性模块94。
X轴线性模块91设置于Y轴线性模块92上,且X轴线性模块91与Y轴线性模块92进行横向位移,支撑架93架设于X轴线性模块91与Y轴线性模块92旁,Z轴线性模块94设置于支撑架93一侧,且Z轴线性模块94一端相对X轴线性模块91与Y轴线性模块92进行纵向位移。
经由上述结构进一步分析得知,仍存在下列问题:
三轴位移平台90使用Z轴线性模块94必须额外空间架设支撑架93,不仅阻碍工作空间降低空间的利用率,且支撑架93架设所耗费的成本亦相对反应于三轴位移平台90的产品售价;经由上述说明可知,如何有效降低组装空间以及降低成本耗费为本创作极需研究改良之处。
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前述相关议题,本发明创作人基于过去在三轴平台领域所累积的研发技术与经验,于数次试验及多方尝试后,终于发展出一种三轴位移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轴位移平台,它可以让线性装置透过重迭组装缩小三轴空间。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轴位移平台,包括:
一第一轴线性装置,用于X轴向位移;
一第二轴线性装置,用于Y轴向位移,第二轴线性装置重迭组设于第一轴线性装置上随之进行X轴向位移,第二轴线性装置动作方向与第一轴线性模块动作方向相交;
一支撑架,一侧重迭组设于第二轴线性装置上随之进行Y轴向位移;
一第三轴线性装置,用于Z轴向位移,第三轴线性装置重迭组设于支撑架的另一侧上随之进行Y轴向位移,第三轴线性装置动作方向与第一轴线性模块及第二轴线性模块的动作方向相交;以及
一配重件,设置于支撑架上作重量平衡。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进一步分析,将可获得下列功效:
1.三轴位移平台的线性装置透过支撑架成迭组设而成,让支撑架直接架设于三轴位移平台,无需额外挪出空间架设,不仅降低组装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度,进而高空间的利用率。
2.三轴位移平台于支撑架上配置配重件,平衡支撑架设置其线性装置的重量,让线性装置未移时透过配重件作重量平衡,藉此提高线性滑轨的位移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三轴位移平台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三。
图中附图标记为,10、第一轴线性装置;11、载座;12、主动式线性模块;13、被动式被动模块;14、载台;20、第二轴线性装置;21、载座;22、主动式线性模块;23、被动式被动模块;24、载台;30、支撑架;31、第一组合部;32、第二组合部;40、第三轴线性装置;41、载座;42、主动式线性模块;43、被动式被动模块;44、载台;50、配重件;90、三轴位移平台;91、X轴线性模块;92、Y轴线性模块;93、支撑架;94、Z轴线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
本发明三轴位移平台包含一第一轴线性装置10、一第二轴线性装置20、一支撑架30、一第三轴线性装置40及一配重件50。
第一轴线性装置10具有一载座11、一主动式线性模块12、一被动式被动模块13及一载台14。
载座11供主动式模块12及被动式被动模块13设置于其上。
主动式线性模块12具有一定子、一动子、一滑块及一滑座,定子设有复数并排的磁铁,动子设有复数连结的绕组,当动子通以电流相对定子作磁性感应,让动子顺沿定子位移,前述定子与动子构成线性马达,滑块滑置于滑座上,滑块与动子之间透过一连接件连结,当动子相对定子位移时,此时动子同时带动滑块,使得滑块于滑座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