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质净化处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89884.7 申请日: 2008-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1549927A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吴东权;蔡祯辉;周大鑫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2F9/08 分类号: C02F9/08;C02F1/50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 挥;祁建国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质 净化 处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人注重生活质量的意识抬头,对休闲活动的安排越来越多元化,其中,游泳池和温泉是现今相当常见的休闲活动去处,而由于大众和水直接有所接触,一方面由于泳客们在使用当中所带来的汗水、油脂、化妆品、尿液等,另一方面也会由外界所带来的灰尘、树叶等污染物,造成水质受到污染混浊,故对于水质的安全与质量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游泳池和温泉管理单位须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来进行水质消毒的工作以确保符合规定,而一般常见的消毒方式不外乎为加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消毒。

目前所采用的消毒方式几乎是以加氯消毒为主,加氯消毒的型态以往最常使用的是氯气,但是因为危险性高目前已少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俗称漂白水的次氯酸钠,以及通称为氯锭、氯粉的氯化三聚异氰酸。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所颁布的“营业卫生基准”中明订游泳池水质自由余氯量应保持1ppm至3ppm,且大肠杆菌总菌落数应保持在每100ml水的含量低于1CFU的标准,然而,自由余氯除了发挥杀菌的功能外,其高氧化能力(-1.49V)也能同时将水中的有机物及无机物予以氧化。这个氧化过程中造成了两种影响,一是消耗掉自由余氯的浓度,另一是氧化作用产生了结合氯胺的产品。这些结合氯胺除了部份为致癌物如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外,有些更会造成皮肤红肿、眼睛刺痛、呼吸道不舒服等影响,当结合氯胺浓度过高时泳池水质会产生极大的变化,使用一般的加氯量将无法提高自由余氯浓度,水质也会急速恶化、混浊。

为了解决水质处理上杀菌的问题,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2727152Y号专利案揭露了一种洗浴、泳池水净化循环处理装置,采用离心排污、逆渗透、活性碳等过滤流程,最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完成水质处理;或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1702048A号专利案揭露了一种游泳池(馆)水循环物生化处理系统,通过物理(过滤)、化学(消毒杀菌)及生物(污水处理)三种处理方式,达到水质处理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所揭露的水质处理方式,第CN2727152Y号专利案具有紫外线杀菌效率和处理量之限制,无法进行大量水质消毒杀菌处理步骤的问题,而第CN1702048A号专利案的消毒杀菌是使用二氧化氯,则有残余物伤害人体疑虑的问题。

而在家用净水器方面,目前市面上的种类繁多,例如RO逆渗透、电解式、活性碳等,所谓逆渗透是在来源水一方施加大于渗透的压力时,即产生逆渗透作用,此时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有机物、菌体、颗粒等无法通过半透膜,仅水分子及较小分子的盐类渗过薄膜,流向净水的一边,而污染成份会浓缩于来源水。而所谓电解水,就是在水电解时,使用隔膜或盐桥,刻意阻止离子进行交换,使水的酸碱值改变,同时也造成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解离常数变化,如此便产生了所谓酸性水或碱性水。另外、活性碳系一种多孔的含碳物质,多空隙结构,使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是有一定的吸附量,当活性碳孔的吸附量已达饱和状态,吸附效果则会大大降低,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否则活性碳孔上会阻截留下水中的物质,并开始滋生细菌,成为细菌的繁殖温床。

然而,逆渗透将水中的矿物质完全过滤掉,长期饮用会使体内细胞因内外渗透压的关系,造成细胞内的一些离子为了平衡渗透压而跑到细胞外,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毛病,例如钙离子的流失,会出现肌肉无力,严重时还会出现骨质疏松;再者,由于逆渗透排放出过多的废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逆渗透并无法对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效的过滤,因此无法直接饮用。

至于电解式的净水方式,来源水必须干净无污染,否则经电解出来的水会是重金属浓缩水,因为正负离子的关系,会把许多重金属浓缩到碱性的一方去,而喝到重金属浓缩液。

因此,上述各种家用净水器除所净化的水并不一定适合人体饮用外,各种家用净水器还必须定期的更换滤材,对于使用者而言仍是相当的不便。

氯的消毒杀菌功能不容否定,然而,游泳池中的污染物会在游泳池中被自由余氯氧化,故氯的氧化作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是水质处理上多年来无解的困扰,而饮用水方面则是需要喝的干净且喝的安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式杀菌处理的水质净化处理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