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89883.2 | 申请日: | 200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君;陈复东;陈建宏;洪泓杰;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H05B41/38;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及其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电相关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加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进而推动了液晶显示器市场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与低消耗功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DA)、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车用显示器、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通讯或电子产品,并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而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一般被定义为系统可产生的最光亮颜色,如白色的亮度与最暗颜色,如黑色的亮度的比例。当显示高画质的视讯时,往往需要几千个不同亮度的配合才能准确地将色谱重现。因此,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一直是液晶显示器产业极力研发的方向。
目前广为产业界使用的提高对比度的技术为动态区域调光(localdimming)技术,其针对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各个光源的电流个别调整,达到改变各个光源的亮度。常见的动态区域调光技术有模拟调光和脉冲调光等方法。
就目前产业技术而言,当背光模块中的光源为水银灯,如冷阴极荧光灯时,由于水银灯管并排排列,故其亮度变化也仅只有一个维度,即平行于水银灯管的排列方向。然而,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为二维画面,故两者无法有效配合。另一方面,当背光模块采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时,由于发光二极管可排列成二维阵列,能与显示画面达到较好的结合。不过,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模块价格远高于水银灯的背光模块,尤其是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尺寸增大,两者的价格更是天差地远。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能够具有二维动态区域调光,并且采用水银灯为背光光源,以兼顾产业需求及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利用水银灯达到二维方向的动态区域调光。背光模块具有多个水银灯,设置于基板上并排列成阵列,且阵列的行数和列数均大于二。一个供电电路电性连接水银灯,以供电给水银灯。
背光模块还包括有多个调控电路、信号处理器和背光控制器。每一个调控电路均串联一个水银灯,用以调整流经水银灯的电流。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背光控制器,用来将所接收的视频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并传至背光控制器。背光控制器电性连接调控电路,且根据亮度信号调整各个调控电路,进而改变流经水银灯的电流,以改变各个水银灯的亮度。
由此可知,水银灯排列成二维的阵列,且每一个水银灯的亮度可个别调整,故可达到二维方向的动态区域调光。
本发明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突破现有技术的水银灯背光模块仅单一维度的动态区域调光的限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细分为多个显示区域,显示区域排成一个矩阵,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大于二。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背光模块中有一个基板,多个水银灯设置于基板上并排列成一个二维的阵列,其中阵列的行数和列数均大于二。水银灯的阵列对齐于显示面板上的矩阵,也就是说,每一个显示区域的正下方至少有一个水银灯。
背光模块尚包含信号处理器、背光控制器、供电电路和多个调控电路。信号处理器用以转换视频信号成亮度信号。供电电路电性连接水银灯,以供电给水银灯。每一个调控电路各串联一个水银灯,以调整流经水银灯的电流。背光控制器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器和调控电路,并且根据亮度信号调整各个调控电路,而改变流经水银灯的电流,进而改变各个水银灯的亮度。由此可知,藉由将水银灯排列成二维的阵列,配合显示面板上的矩阵,使得亮度变化能与显示画面达到较好的结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方块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银灯阵列的俯瞰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水银灯阵列的俯瞰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器 110:显示面板
112:显示区域 114:矩阵
120:背光模块 122:基板
130:阵列 132:发光区域
134:连接端子 140:水银灯
142:弯折部分 144:直管
146:电极 150:信号处理器
160:背光控制器 170:供电电路
180:调控电路 d2: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远程用户界面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拉链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