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速万向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9285.5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程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6 | 分类号: | F16D3/16;F16D3/202;B60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速 万向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轴内端万向节与变速箱间的配合一般采用如下两种限位方式:
第一种,变速箱本身带输出法兰,驱动轴内端万向节通过螺栓(多达4个或者6个)固定在变速箱法兰面上。装配和拆卸需要紧固和拆卸螺栓,费时费力,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变速箱两端增加法兰装置,对成本控制不利。
第二种,如图1、图2所示,驱动轴内端万向节1轴头部位加工卡簧槽5,然后卡簧4卡在卡簧槽5中,卡簧4外径大于花键最大径。装配时,卡簧4被压缩,装配到位时卡簧4膨胀复位,起限位作用;拆卸拉拔力足够大时,卡簧4再次被压缩,万向节1便可拆下。由于卡簧4的存在,装配和拆卸时必须克服卡簧4阻力。为保证卡簧4的限位能力,卡簧4外径和断面必须设计到位,这样装配和拆卸的阻力比较大,导致操作不便。特别是拆卸时,必须借助撬棍才能使卡簧4压缩以拆下万向节1,这期间比较容易导致变速箱油封的损坏,并且卡簧4是一次性的,径过一次装配和拆卸,必须进行更换。
上述是最为常见的两种限位方式,其最大问题就是内端万向节装配和拆卸费时、困难,且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速万向节,主要涉及的是内端万向节的改进,以解决上述驱动轴装配和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常用的移动三球销式万向节或移动双偏置式万向节滑套内加装弹簧限位装置,以保证内端万向节总成与变速箱间的压紧配合,并快速安装及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驱动轴装配时,只需将内端万向节压入变速箱差速器动力输出孔或轴上,再连接外端万向节和制动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内端万向节能简便地被压紧到变速箱上;而在驱动轴拆卸时,外端万向节与制动连接松开,弹簧得以复位,压紧力消失,由于没有卡簧卡紧,内端万向节便能很简便地拆下。由于弹簧限位装置的存在,使得装配和拆卸变得十分便捷,且减少了零件的损坏,增强了重复使用率。
附图说明
参照相应附图,结合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清楚,所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介绍并无限制的意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普通限位装置实施例;
图2是图1中卡簧限位装置3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等速万向节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弹簧限位装置6的放大图;
在以上附图中:
1-内端万向节总成 2-万向节滑套 3-卡簧限位装置
4-卡簧 5-卡簧槽 6-弹簧限位装置
7-轴杆 8-弹簧座 9-弹簧
10-弹簧定位及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可看出本发明的等速万向节,是在普通的移动三球销式万向节或移动双偏置式万向节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本发明主要是在万向节滑套2中加装了弹簧限位装置6,以保证内端万向节总成1与变速箱间的压紧配合,并容易安装及拆卸。
在所述弹簧限位装置6中,为了保证弹簧9在万向节滑套2中的合理位置,在轴杆7和弹簧9之间加装了弹簧座8,同时在万向节滑套2的底端也需加工出弹簧定位及导向槽10,所述弹簧9就压装在万向节滑套2底端的导向槽10和弹簧座8之间。其中,所述弹簧9的长度根据具体需要提前进行设定,以确保在万向节整个行程内,弹簧9都处于压缩状态,且万向节移动至滑套2最里端时不会出现并圈现象。
加装了弹簧限位装置6后,等速万向节的装配变得简便快捷,首先,在底盘分装线上,将驱动轴内端万向节总成1插入变速箱差速器动力输出孔或输出轴上,再将驱动轴外端万向节与制动器按常规的方法装配到位;在此过程中,轴杆7带着弹簧座8推动弹簧9,同时在弹簧定位及导向槽10的定位和导向作用下,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内端万向节总成1便能轻易的被压紧到变速箱上;而在拆卸时,同样先是按常规的方法从制动器上拆下外端万向节,处于弹簧座8和弹簧定位及导向槽10之间的弹簧9便得以复位,压紧力自然消失,由于没有卡簧阻力的存在,内端万向节总成1便能很简便快速地拆下。
虽然已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显然本发明创造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