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告警归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89063.3 | 申请日: | 2008-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祝伟宏;孙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告警 归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领域,尤其涉及管理系统中告警的处理 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与网元管理系统 (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之间的接口称为北向接口(Itf-N, Interface Network)。EMS主要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的电信管理网络(ITU TMN)中的网元管理层(EML,Element Management Layer)功能,即完成 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设备的管理功能,通常不同设备供应商之间的EMS无 法通用。NMS主要完成ITU TMN中的网络管理层(NML,Network Management Layer)功能,负责一个被管网络内所有网元的管理。对于被管 网络(称为子网)内存在多个设备供应商的情况,可以通过各自的EMS管 理达到管理整个子网的目的。
当移动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将产生相应的告警信息。若NMS订购了 相关的告警,则当故障发生时,告警信息将由EMS通过北向接口上报到 NMS。而根据目前的告警处理方式,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告警数量 很大,需要通过北向接口传送的告警通知消息的数量很大,对系统造成了很 大的负担。有的时候,会出现连续上报相同的告警,它们反映的是同样的故 障根源,对于这种告警,其实并不需要全部上报的,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 归并以减少实际需要处理的告警数量。当前的处理方式是,当EMS收到多 条相同的告警时,EMS只上报最早发生的那一条告警(定义为首告警), 而其余告警(定义为从告警)不上报;对于告警恢复,所有的从告警的恢复 都不上报,并且只有当所有的从告警恢复后,首告警的恢复才上报,这种方 法称为告警归并。
但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时会丢失告警恢复消息,这样就有可能 出现EMS始终收不到某个或某些从告警的恢复消息,从而导致首告警也一 直无法恢复,最终导致告警归并功能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告警归并的方法,进行告警恢复丢 失判断,防止出现由于告警恢复丢失造成首告警一直无法恢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告警归并的方法,网元管理系统 按告警归并规则对收到的告警和告警恢复进行归并处理,其特征在于:
网元管理系统设置告警恢复延迟时间并对归并告警的告警恢复时间进 行计时,在告警恢复时间达到所述告警恢复延迟时间时,进行告警恢复丢失 处理并上报网络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是在收到已归并告警的第一个告警恢复后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告警恢复延迟时间之前,如收到新的相同告警或者收 到该归并告警的告警恢复,且该归并告警还未完全恢复时重新计时,在计时 时间到时,网元管理系统进行告警恢复丢失处理并上报网络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告警恢复延迟时间是根据满足告警归并条件的各个告警恢复的最 大延迟时间提前预设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告警计数器对收到的所述告警和告警恢复进行记录,每收到一条满 足告警归并条件的告警则将告警计数器加1,每收到一条所述告警所对应的 告警恢复则将告警计数器减1;
当告警计数器为0时,所述告警已经完全恢复,停止计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当超过告警恢复延迟时间后告警计数器仍不为0时,进行告警恢复丢失 处理,即将所述告警计数器置0,并停止计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经过告警恢复丢失处理后,网元管理系统向网络管理系统发送首告警对 应的告警恢复。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已收到告警信息列表对收到的所述告警和告警恢复进行记录,将收 到的每一条满足告警归并条件的告警加入到该列表中,将收到的每一条告警 恢复对应的告警从该列表中删除;
当已收到告警信息列表为空时,所述告警已经完全恢复,停止计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合金铸件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屏蔽呼叫前转功能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