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电耗的技术方法和电解槽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8844.0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钮因健;万平玉;吕子剑;潘军青;张吉龙;张学英;孙艳芝;陈咏梅;吴钢;刘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8 | 分类号: | C25B1/18;C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碱溶碳分法 生产 氧化铝 电耗 技术 方法 电解槽 | ||
1.一种电解槽,由氧阴极、氧气室或富氧空气室、阴极室、阳离子交换膜、阳极室和阳极构成,阳极室用来接纳以碳酸钠为主要溶质的溶液并使之向碳酸氢钠电解转化,阴极室用来将纯水或0.05-12M的氢氧化钠溶液电解转化为更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特征在于通过将阳极室产生的氧气收集后导入专门为电解槽配置的氧气室或富氧空气室并在氧阴极上得到还原,从而达到显著降低槽电压和节电的目的。
2.一种用于降低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电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实现以碳酸钠为主要溶质的溶液电解为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将阳极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回馈于氧气室或富氧空气室,使其在氧阴极重新还原,使氧阴极反应保持高电位,进而明显降低槽电压得到节电效果;缺失的氧气部分采用空气补偿。
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用于降低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电耗的方法,其中在阳极电解液中添加硝酸钠作为辅助导电电解质,可以起到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降低电解能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8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