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字符和输入方式的直接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8290.4 | 申请日: | 2008-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强国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7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符 输入 方式 直接 切换 方法 | ||
1、一种字符和输入方式的直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机的数字键盘进行汉字输入时,以一个或多个在汉字输入时未被使用的按键,作为一个或多个不同功能和状态的切换键;点击不同的切换键,程序进入该切换键对应的功能状态,在该状态中,再将该状态未曾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按键,定义为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切换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切换到非中文的输入方式功能状态时,优先将该状态未曾使用的一个按键定义为状态返回功能切换键;所对应的功能切换键标示可在对应的按键上或在屏幕上提示。
3、一种字符和输入方式的直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机等数字键盘输入汉字,当中文输入进入联想状态时,将未被使用的按键中的左方向键定义为“数字键”;将未被使用的右方向键定义为“字符键”;
当点击左方向键进入相应数字输入状态后,可进行数字输入,将#号键定义为“数学符号键”,将*号键定义为“返回键”,点击“数学符号键”,不同的数学符号依次排列,可标注不同的个位数,用户可根据提示输入所需数学符号和其他字符的输入;数字输入完毕后,点击“返回键”,数字输入状态结束并返回汉字输入状态;
当点击右方向键进入标点符号和多种输入方式切换状态,不同的标点符号依次排列,可标注不同的个位数,用户可根据提示输入所需的标点符号;将*号键定义为“其他的中文输入法切换键”,#号键定义为“字母键”;
点击“其他的中文输入法切换键”,进入汉字输入状态,可用相应的中文输入法进行文字输入;
点击“字母键”,进入字母输入状态,可进行英文大小字母的输入,再将*号键定义为“返回键”,字母输入完毕后,点击“返回键”字母输入状态结束并返回汉字输入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英文”、“外文”、“QQ表情”、“常用短语”、“联系人”、“字典”、“插入”等其它多个不同输入功能状态的切换键选取在上述的进入某一具体功能或状态后,未被使用的按键来定义它的转换键,处理方式和“数学符号”或“字母”处理方式等同。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左方向键(导航键)定义的“数字键”功能也可归入右方向键所定义的“字符键”功能中;具体办法是,点击右方向键进入字符状态时,用其中的数字键0定义为“数字键”的切换键,点击数字键0进入相应数字(阿拉伯数字)输入状态后,可进行数字输入,再将*号键定义为“返回键”,将#号键定义为“数学符号键”,点击“数学符号键”,不同的数学符号依次排列,可标注不同的个位数,用户可根据提示输入所需数学符号和其他字符的输入,数字输入完毕后,点击“返回键”,数字输入状态结束并返回汉字输入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左方向键选择*号键代替;右方向键选择#号键代替;右方向键和#号键、左方向键和*号键所定义的功能切换键的内容可进行互换。
7、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功能切换键”、“数字键”、“标点符号和多种输入方式切换键”、“字符键”、“返回键”、“数学符号键”、“字母键”、“英文”、“外文”、“QQ表情”、“常用短语”、“联系人”、“字典”、“插入”可按习惯进行修改和调整。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键所对应的功能切换键标示在对应的按键上或在屏幕上提示。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键以长按的方式用键盘上的其它键来定义相应的切换键。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触摸屏上的模拟数字键盘进行汉字和不同字符的输入,此时模拟数字键盘等同于前述的数字键盘;
该方法可用于其他外文输入法输入相应的文字,此时的外文等同于前述的汉文,所需的数字、字母、其他外文、标点符号和输入状态的返回等字符和功能之间的切换依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强国,未经孙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2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