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分期分批出菇新的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8272.6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苟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永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81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分期 批出 蘑菇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利用各种废料[各类食用菌废料、中药材药渣(茎叶)、作物秸秆及沼渣等]进行双孢蘑菇低成本优质生产、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处理和过程后进行分期分批出菇生产新的双孢菇栽培方式,可随意选择出菇时间和安排出菇地点,尤其适合高海拔地带双孢蘑菇的反季节分批次规模出菇生产。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生产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栽培农户数量和生产规模正在逐年增加和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不少须亟待解决的问题:1、双孢蘑菇传统床栽生产方式普遍存在污染多、产量低、品质差及农残重等问题,严重影响菇农收入、收益和产品出口,一些反季节生产菇农甚至绝收。2、传统床栽生产方式只能固定于一地集中于一时出菇,出菇集中、产量集中,少了价高,多了价低,相互倾轧,无法均衡出菇和供应市场,较难取得高效益,极不便于组织反季节规模生产。3、双孢蘑菇培养料主料仅限于棉籽壳、麦(稻)草及性畜粪尿等,成本较高,各地在利用自身丰富资源如各类食用菌废料、中药材药渣(茎叶)、玉米秸秆等资源的试验探索工作远远不够,造成大量资源白白浪费,整体效益偏低或低下。4、床栽方式因培养料发酵灭虫灭菌不彻底,大部分菇农无二次发酵条件。出菇阶段(特别环境温度偏高时)病虫害尤其虫害极难控制,农残超标,众多菇农对此苦不堪言。以上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双孢蘑菇产品的产质量及其生产效益和双孢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改革栽培和生产方式、以提高科技含量求效益,提高双孢蘑菇产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以改革双孢蘑菇传统床栽方式为主要突破口,彻底解决了传统双孢蘑菇床栽生产只能集中于一时固定于一地出菇、病虫害较重、效益不理想等突出问题,改集中于一地一时出菇为按市场供应状况分期分批出菇,可随意选择出菇时间和安排出菇地点,能基本避免出菇阶段病虫害尤其虫害;与普通双孢蘑菇生产方式相比培养料成本降低50%。为双孢蘑菇主动、机动、低成本和灵活高效生产方式,在发满菌的培养料储存、反季节分期分批出菇生产技术、利用各类食用菌(平菇、金针菇、白灵菇、香菇及杏孢菇等)废料、中药材药渣(茎叶)及其它废料等为培养料料进行双孢蘑菇分期分批出菇生产及一些循环、清洁、生态化和低成本增产增收和病虫害控制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创新。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与双孢蘑菇传统床栽生产方式相比,培养料经简单发酵后进行高温灭菌,无任何病虫孢(卵)子,培养料养分损失少可成功解决床栽生产出菇阶段病虫危害尤其虫害较重的问题。发满菌的栽培料的可移动及其储存技术使双孢蘑菇出菇生产实现了完全的主动、机动和分期分批灵活高效生产。利用各种废料[各类食用菌废料、中药材药渣(茎叶)、作物秸秆及沼渣等]为栽培料进行双孢蘑菇低成本生产,使双孢蘑菇培养料成本降低50%,一些循环、清洁、生态化和低成本增产增收和病虫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双孢蘑菇的优质生产。
有益效果
变集中于一时固定于一地、不能均衡组织生产和供应市场、效益偏低的双孢蘑菇传统床栽出菇方式为按市场供应状况机动、灵活、高效和优质的分期分批出菇方式,可随意选择出菇时间和安排出菇地点,并可高效利用各种废物进行低成本无公害优质生产,尤其适合双孢蘑菇反季节分批次规模出菇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本发明双孢蘑菇优质和高效益生产要求的最佳条件为:具备一定食用菌生产规模,建有沼气池和其它工农业废物资源较为丰富,双孢蘑菇出菇设施通风换气口加盖高密度防虫网。实现本发明最理想效益的方式为:各种食用菌废料(中药材药渣、茎叶或作物秸秆及沼液沼渣等)与畜禽粪尿混合经简单发酵后经过高温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菌丝发满栽培料后移动至所选出菇地点,将其储存,选择合适时机覆土安排分期分批出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永平,未经苟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产生装置
- 下一篇:检测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鉴别率图板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