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7777.0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贞末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57/00 | 分类号: | D05B57/00;D05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地,涉及具有使线分别穿过上打环器和下打环器的线孔的穿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具有:下打环器,其通过与针的上下移动联动而进行进退,插入形成于针板下方的针线线环中;以及上打环器,其通过在针板上出没,使上打环线穿过利用该下打环器插入针线线环中的下打环线的线环中,该缝纫机构成为,通过切换上打环器的使用和不使用,可以切换为以下两种情况,即,利用缝针、下打环器及上打环器的协同动作进行缝制的情况、以及不使用上打环器而仅利用缝针和下打环器进行缝制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缝纫机具有在切换为上打环器为不使用时,使上打环器退避到下位置的机构。另外,已知一种具有穿线机构的缝纫机,该穿线机构向分别设于该下打环器或上打环器前端的线孔喷射压缩空气而进行穿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9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2865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以下打环器已搭上针线的状态、或上打环器已搭上下打环线的状态,使线穿过各打环器的线孔的情况下,必须使被搭上的线靠近各打环器,并考虑穿线的顺序,使作业繁杂。另外,在以打环器已搭上线的状态,使线插入各打环器的线孔中的情况下,会出现在下一次缝制时,线不互相缠绕而无法形成线迹的问题。因此,当使线穿过下打环器或上打环器的线孔时,优选以各线都不缠绕的状态,即缝针配置于上位置、下打环器配置于后位置、上打环器配置于下位置的状态进行穿线。也就是说,穿线机构优选在穿线时使上打环器退避到下位置。
在这里,使不使用时的上打环器退避到下位置的机构、和用于使线(上打环线)穿过上打环器的穿线机构,均是希望搭载到缝纫机上的机构,如果将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提出的现有技术分别搭载到缝纫机上,则因为在各机构上需要使上打环器移动到作为退避位置的下位置的单元,所以存在机构高度复杂化、部件数量也增加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缝纫机中,因为用于切换上打环器的使用和不使用的切换操作部配置于缝纫机的内侧,所以为了操作该切换操作部而进行的缝纫机罩的开闭动作很麻烦,除此之外,还存在缝纫机罩内的作业区域狭小、操作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使线穿过打环器的穿线作业的容易化,同时实现上打环器的使用和不使用的切换动作的容易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打环器(31),其前端具有线孔,可以摆动;
上打环器轴(36),连结前述上打环器,使其在上位置和下位置间摆动;
切换单元(160),其与前述上打环器和上打环器轴关联配置,可以将前述上打环器和上打环器轴切换为连结状态或分离状态;
移动单元(163),其使利用前述切换单元从上打环器轴分离的上打环器移动到下位置;
线引导管(122),其贯通形成上打环线可以插入的路径,可以使线排出侧的开口部,移动到与位于下位置的上打环器的线孔连通的位置和分离的位置;以及
第一操作单元,其可以进行操作,以使得前述切换单元处于分离状态,同时使前述线引导管的线排出侧的开口部,移动到与位于下位置的上打环器的线孔(31b)连通的位置。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操作单元(191),其可以使前述切换单元连接或分离,切换上打环器的使用和不使用。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单元具有连杆机构,其对应于来自前述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输入操作,传递用于将前述上打环器和上打环器轴切换为连接或分离状态的动力,前述连杆机构具有:第一隔断单元,其使由来自前述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输入引起的上打环器和上打环器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的切换,不会传递至前述第二操作单元;以及第二隔断单元,其使由来自前述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输入引起的上打环器和上打环器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的切换,不会传递至前述第一操作单元。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或2或3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单元由可以相对于前述上打环器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的部件(34)、和利用该部件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与该部件卡合或脱离的销钉(162)构成。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单元(163)由弹性部件构成,该弹性部件进行预紧,以使得利用前述切换单元而从上打环器轴分离的上打环器移动到下位置。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