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6989.7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升;张富雄;甘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尤指一种可降低伴随风扇冷却气流流动,而传递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之噪音的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
背景技术
按,自动二轮车系泛指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轻、重型机车或越野车等车种,而为一种最普遍的个人交通工具之一,其具有车身体积小、耗油量低及操控性佳等优点。
一般来说,自动二轮车的引擎在运转时均会产生热量,使得引擎本身的温度升高,而当引擎的温度太高时,除了会增加引擎汽缸内的震爆外,亦可能造成引擎汽缸或活塞的变形或损坏,因此通常会装配一风扇来产生空气气流,以将引擎所产生之热量部份随着该空气气流排出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来达到一空冷散热的作用,以保护引擎的结构,并维持引擎应有的效能。
依上所述,通常会安装一引擎遮罩在该引擎及该风扇上,除了避免异物直接碰撞风扇扇叶而造成损坏外,该引擎遮罩也会设计成能够导引该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并使该空气气流顺着引擎遮罩所设计的流道带走引擎运转所产生的热量,而自一排放口排出,如此可进一步提高风扇的散热效率。
然,上述排放口通常连通于车体外部,用以排出该带有引擎运转之热量的空气气流,而在排放带有热量的空气气流同时,使得由于该风扇运转而产生空气气流与风扇叶片的拍打的噪音(风切音),与引擎运转时,从曲轴箱产生机械运转的噪音,一同随着该空气气流而被传递至车体外部,而增加行车时所发出的噪音,造成使用者以及他人不必要的困扰。
缘是,本发明人有感于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之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设置具有多数个孔道的蜂巢状结构在引擎遮罩的出风口,使得随同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气流,而自该出风口所传递至车体外部的噪音大幅衰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安装在一引擎上并设置有一风扇,该风扇系用以对该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包括:一遮罩本体,其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该引擎容置部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的下侧;以及一蜂巢状结构,其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的出风口,该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使得该风扇在该遮罩本体内所产生的空气气流,经由该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而排出该出风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风扇运转会产生空气气流与风扇叶片的拍打的噪音,且该引擎运转亦会从曲轴箱产生机械运转的噪音,而由于设置在该出风口的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因此该等噪音通过该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后会衰减,而大幅减少随同上述空气气流而自该出风口传递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的噪音,使得驾驶自动二轮车时的行车噪音得以降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车体平面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另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对应于引擎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显示有一自动二轮车100,并包括有一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系装配在该自动二轮车100的车体内。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10系安装在一引擎(图未示)上并设置有一风扇(图未示)上,该风扇可产生一空气气流,而对该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10包含有一遮罩本体1及一蜂巢状结构2,该遮罩本体1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11及一风扇容置部12,该引擎容置部11对应于该引擎的前端,该风扇容置部12对应于该风扇,而使得该遮罩本体1安装在该引擎上并设置有一风扇,该引擎容置部11具有一出风口111,该出风口111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11的下侧,该出风口111的两侧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瘦焦煤参与的炼焦煤配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