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开关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86745.9 | 申请日: | 200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俊美;山田茂;高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70;H01H1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信息处理设备、测定设备、医疗设备等中的输入装置而使用的键盘的键开关结构,特别涉及不损害操作性地实现薄型化的键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移动式个人计算机等的键盘中,要确保不论按下键顶的哪个部分键顶都不倾斜地下降的所谓操作性。为此,在以往的键开关结构中,在键顶下部具有连杆机构。作为在键顶下部具有连杆机构的键开关结构,例如有日本特开2001-229764号公报中公开的键开关结构。
图16示出在上述文献中公开的具有连杆机构的以往的键开关结构。在图16中,以往的键开关10由键顶11、设置成可相对于键顶11旋转的第1连杆部件12、设置成可相对于键顶11滑动的第2连杆部件13、通过按下键顶11而弯曲且去除按下力时使键顶11复原到原来位置的橡胶杯形件(rubber dome)(弹性部件)14、保持第1连杆部件12和第2连杆部件13的保持件15、在橡胶杯形件14的正下方具有触点部的薄膜薄片16、以及具有固定保持件15的熔接用支杆15a的孔的背板17构成。由第1连杆部件12和第2连杆部件13构成连杆机构。
在以上的键开关结构中,即使在按下键顶11的端部的情况下,键顶11也通过由第1连杆部件12和第2连杆部件13构成的连杆机构保持水平状态地下降。例如,在图16中箭头所示的键顶11的端部位置被按下的情况下,第1连杆部件12的右端部首先下降。由此,第1连杆部件12的左端部如箭头所示那样向左侧移动。由此,第1连杆部件12的中央部下降,在中央部与第1连杆部件12连接的第2连杆部件13也下降。通过第2连杆部件13的下降,键顶11的左端部也下降。由此,即使按下键顶11的端部,键顶11也保持水平状态地下降,从而可确保操作性、即不产生由按下位置不同引起的操作感的差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976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键开关结构中,键顶11、第1连杆部件12、第2连杆部件13以及保持件15成为层状重叠的结构,并且成为保持件15需要某种程度厚度的复杂结构,所以薄型化存在界限,存在无法用于要求便携性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信息终端)、小型个人计算机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害操作性地实现薄型化的键开关结构,该操作性是指不产生由键顶的按下位置不同引起的操作感的差异。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键开关结构具有:键顶;具备触点部的薄膜薄片;以及连杆机构,其配置在所述键顶和所述薄膜薄片之间,由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构成,且能上下移动地支撑所述键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杆部件和所述第2连杆部件整体上是平板状的,在所述薄膜薄片的上部配置有薄片状部件,在所述薄片状部件上设有:第1支撑部,其能在该薄片状部件的面方向上移动,通过重叠紧固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一端部来支撑所述第1连杆部件;以及第2支撑部,其紧固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一端部,且能转动地支撑该第2连杆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薄膜薄片的上部配置薄片状部件,在该薄片状部件上设置第1支撑部和第2支撑部,该第1支撑部可在该薄片状部件的面方向上移动,且重叠支撑构成连杆机构的第1连杆部件的平板状的一端部,该第2支撑部可转动地支撑第2连杆部件的平板状的一端部,所以可不损害操作性地实现键开关结构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键开关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键开关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第1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1的第2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按下键顶后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2的第1连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2的第2连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2的树脂薄片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2的第1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2的第2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3的第1连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3的第2连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3的树脂薄片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3的第1支撑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钻铤螺纹接头高温磷化工艺
- 下一篇:船用高效节能卷扬变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