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组件及用该连接组件的气体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755.0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津田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可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344;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日本栃木***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组件 气体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组件及用该连接组件的气体压缩机,详细地说,涉及螺栓与密封垫片的组合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把螺栓用作连接组件的一方,于是,主要从防锈或外观来考虑,对该螺栓实施各种电镀处理。
原来,这种电镀处理的主流氯化浴(=酸性浴:以氯化铵为主体的浴)电镀处理,但是由于氯化浴含有氯离子,所以存在所谓加速镀槽腐蚀的排水中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耗氧量)高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从减轻环保负荷等的观点出发,正在从上述氯化浴向完全无氰化锌浴或由锌和氢氧化钠(NaOH)构成的碱性锌浴等锌酸盐浴转移。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94553号公报
但是,按照本申请的发明者们的研究表明,若将用氯化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组合所使用的铝制的密封垫片与用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组合,则螺栓与密封垫片之间产生的泄漏量比氯化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和铝制的密封垫片之间产生的泄漏量还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成为与密封垫片的组合的连接组件,在与用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组合的状态下不产生泄漏或者能够大幅度地抑制泄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压缩机,在由用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和密封垫片构成的连接组件连接起来时不从该连接组件产生泄漏或者能够大幅度地抑制泄漏。
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以及该与螺栓组合而成且镀锡处理过的铜制的密封垫片。
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具备用第一连接组件把盒体与前端盖连接起来而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和被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同时用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用来压缩气体的压缩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中的至少一方是本发明的连接组件。
按照本发明的连接组件,在与用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组合的状态下不产生泄漏或者能够大幅度地抑制泄漏。
按照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由用锌酸盐浴电镀处理过的螺栓和密封垫片构成的连接组件把其连接部连接起来时不从该连接组件产生泄漏或者能够大幅度地抑制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叶轮转子形式的压缩机100的示图,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B部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C向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的实施方式和使用该实施方式的连接组件的气体压缩机的一种方式(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气体压缩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叶轮转子形式的压缩机100的示图,是沿后述的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B部的细节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侧视图。
图示的压缩机100是把压缩气体用的压缩机主体60收容在外壳10的内部的收容空间中而构成。
这里,外壳10由一端开放的略呈圆筒形状的盒体11和盖住盒体11的开放端而在内部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的前端盖12构成,如图3所示,盒体11和前端盖12用以压缩机主体60的转轴51为大体中心而略等角度地设置的6根第一连接组件80(第一连接组件)连接起来。
另外,压缩机主体60通过4根第二连接组件70(第二连接组件)被连接在前端盖12上,并被保持在外壳10的内部的收容空间的预定位置,以便对应大致以转轴51为中心的矩形的顶部。
压缩机主体60设置有用未图示的绕轴旋转驱动的转轴51、与转轴51一体旋转的转子50、围在转子50的外周面的外方而具有断面轮廓略呈椭圆状的内周面同时两端开放的汽缸40、绕转轴51等角度间隔地设置在转子50上的5片板状叶片58以及分别从汽缸40的两开放端面的外侧为盖住相应开放端面而固定在汽缸上的后侧端块20和前侧端块30,这5片板状叶片58从转子50的外周面突出自如地被埋设在转子50上,其突出的前端顶接在汽缸40的内周面上。
由对转子50的旋转方向位相前后连续的两个叶片58、58相互面对的面、汽缸40的内周面、转子50的外周面和两侧端块20、30的端面(朝向转子50侧的内侧端面)构成随转子50的旋转而容积顺次变化的五个压缩室48,处于容积增大的过程的压缩室将气体吸入压缩室48内,处于容积减小的过程(压缩冲程)的压缩室将气体压缩成高压,在压缩冲程的末期,把压缩室48内的气体(高压的压缩气体)从压缩室48内喷到外壳的收容室中,进而从收容室喷到外壳10的外部,从而向外部供给压缩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可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康奈可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